二军对垒之时,长顺还在那里慢悠悠地排兵布阵,王小天的火炮已经率先开火,精准地打掉了他的炮兵阵地。紧接着,当清军忍受不了炮火的轰炸,开始密集冲锋进入机枪射程后,机枪如雨点般密集开火,清军顿时一片片倒下。王小天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禁调侃道:“众生平等加特林,普度众生马克沁。果然不虚言啊。”清军也有加特林,只是他们叫格林快炮,可在王小天的火力打击下,清军彻底崩溃了。遍地的残破尸体和哀嚎的同伴,让这片战场宛如地狱一般。
王小天让人吹响冲锋号,清军开始成片成片地投降。战后清点缴获,王小天乐开了花。各种火炮、机枪不说,光步枪就有近十万支,看来长顺是把家底都拿出来了,而那些地主豪绅也确实出了大力啊。
不过,王小天并没有急着收缴这些武器。他下达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命令:让俘虏拿着武器去攻打吉林城。战场上刚退下来的长顺听说王小天带着人来攻打吉林城,吓得连家眷都顾不上,自己先跑了。其他守军看到黑压压的人群,也直接投降了。就这样,王小天顺利地接手了吉林城,还得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吉林兵工厂。
走进吉林兵工厂,王小天看着那一排排先进的设备,心中满是喜悦。他知道,有了这个兵工厂,他就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势力,为劳苦大众创造更好的生活。
“从现在起,我们要利用这里的资源,打造更强大的武器装备。”王小天对着身边的军官们说道,“我们要继续保卫这片土地,让百姓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军官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随后,王小天开始对吉林兵工厂进行全面的整顿和升级。他安排技术精湛的工匠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改造,同时招募更多的能工巧匠加入进来。在他的努力下,兵工厂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在吉林铸币厂,王小天看着堆积如山的银锭、铜锭,还有那一箱箱的大洋和铜币,脸上绽放出的笑容如同春日里最灿烂的花朵,嘴角几乎要咧到耳根,那模样仿佛全世界的财富都汇聚于此,让他沉浸在无尽的喜悦之中。
安排妥当吉林城的防御事宜后,王小天并没有丝毫懈怠。他深知,稳定人心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下一步部署。
他安排士兵们在吉林城内进行巡逻,确保城内的秩序井然。而对于那些被缴械的清军俘虏,王小天有着自己的一套处理方式。
他将俘虏们集中在一起,让专人负责给他们讲述自己的队伍的理念。“告诉他们,我们是为了百姓而战的队伍。”指导员目光坚定地说道,“他们帮清政府打我们,那是走错了路,是不对的。”
经过一番耐心的宣传后,王小天决定释放这些普通士兵。“普通士兵都是被利用的,放了他们,让他们回家好好生活。”他说道。
而对于那些当官的,王小天则有着不同的处理办法。他根据官职大小,给每个人都定好了赎身的价格。他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睿智,“让他们拿钱来赎自己,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机会。”
做完这一切,王小天又将目光投向了朝廷。他决定给朝廷上一封奏折,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吉林将军长顺无故出兵打我,我实在是被迫反抗啊!”王小天提起笔,义愤填膺地写道。他详细地陈述了长顺的种种恶行,以及自己为了保护百姓和这片土地所做出的努力。
写完奏折后,王小天又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将吉林城内所有军官的家属都礼送出城,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财物平安离开。“就连吉林将军长顺的家眷也送出去了。”他看着那些家属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说道。
王小天的这一系列举动,让吉林城的百姓们对他更加敬重和爱戴。他们纷纷传颂着王小天的仁义和宽厚,认为他是真正的英雄。
而在朝廷那边,奏折送到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大臣们对王小天的行为表示赞赏,认为他有勇有谋,处理得当;而另一些大臣则对长顺的行为进行指责,认为他不应该无故挑起战火。就是不提是他们让打的王小天。
朝廷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而王小天则在吉林城内继续发展着自己的势力。他利用缴获的财富,进一步完善了吉林兵工厂,扩大了军队规模,同时也在各地推行着自己的政策,让更多的人受益。
嫩江平原上,王小天的势力如日中天。他的名字成为了劳苦大众心中的希望和依靠,人们对他充满了信任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