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将军府的一处静谧书房内,王小天坐在书桌后,目光专注地看着手中的报告。这份报告是李虎在欧洲考察各国军舰性能后呈上来的,对王小天建造船坞和订购军舰的计划有着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虎在欧洲各国辗转考察,深入研究了不同国家的军舰性能和技术水平。他深知王小天对于提升护国军海军实力的期望,因此不敢有丝毫懈怠,力求将最准确、最全面的信息带回。
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各国军舰的现状。就目前而言,英国、法国和德国在军舰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英国的军舰技术堪称一流。其军舰设计精巧,工艺精湛,无论是舰体的结构强度,还是火炮的威力与精准度,都处于世界顶尖水平。英国的造船厂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成熟的生产工艺,能够大规模、高效率地建造各类军舰。而且,英国海军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强大的海上力量,其军舰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得到改进和优化,可靠性极高。
法国的军舰也有着不俗的表现。法国在军舰设计上独具匠心,注重创新和科技的应用。他们的军舰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舰船的动力系统和导航设备。然而,与英国相比,法国在海军实力和造船规模上稍显逊色。
德国的海军发展虽然迅速,但他们的海上力量相对不足。德国目前更多地是将资源集中在陆军的发展上,海军的建设相对滞后。这就导致德国的舰船产量有限,自己都不够用,难以满足大规模建造和出口的需求。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李虎在报告中建议王小天与英国合作建造船坞,并在英国订购军舰。
王小天反复研读着报告,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他深知这一决策关系到护国军未来的发展,必须慎之又慎。
经过深思熟虑,王小天最终决定采纳李虎的建议,与英国人商量建造船坞的事情,并在英国订购军舰。
他立刻召集了身边的亲信将领和谋士,商讨具体的行动计划。
“诸位,李虎在欧洲的考察结果我们已经清楚,英国在军舰制造方面确实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决定与英国合作建造船坞,并订购军舰,这对于提升我们护国军的海军实力意义重大。”王小天环视着众人,目光坚定。
一位将领站出来说道:“司令,与英国合作固然是好事,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这是涉及到军事装备和海军发展的重要事项,我们必须确保合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安全可靠。”
另一位谋士也附和道:“司令,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资金的问题。建造船坞和订购军舰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王小天微微点头,说道:“大家的担忧不无道理。在合作过程中,我们要安排专人负责监督,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我们的要求。但资金不是问题。”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随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各项工作。
王小天亲自修书一封给英国方面,详细阐述了合作的意向和需求。信中表达了他对英国军舰制造技术的认可,以及对未来合作的期待。
不久之后,英国方面回信表示愿意与王小天合作,并安排了专门的代表团前来洽谈具体事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小天与英国代表团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商讨。双方就船坞的设计方案、建造时间、军舰的型号和数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协商。
王小天始终坚持护国军的利益至上,在合作中争取到了最有利的条件。他要求英国方面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船坞的建造质量和军舰的性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同时,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王小天还制定了详细的财务计划,对每一笔开支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和控制。
在吉林将军府的作战会议室里,王小天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目光紧紧盯着大连的位置,神情严肃而坚定。
“诸位,我们的船坞将建造在大连。”王小天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
将领们听闻这个消息,不禁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司令,大连距离沙俄在旅顺的军港如此之近,几乎可以说是鸡犬相闻,这会不会太冒险了?”一位将领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王小天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无奈:“我也知道这个决定存在风险,但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护国军的发展需要强大的海军力量作为支撑,而建造船坞是发展海军的关键一步。目前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大连是最合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