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董卓废帝的看法 > 第294章 杨彪的政见(第1页)

第294章 杨彪的政见(第1页)

说起来杨彪如今也是中二千石的高官。

但杨家奔赴长安的车队遇见西去的羽林营,却仍旧停车道旁让出路来。

这么做一来是因为杨氏一贯的低调,另一方面,却也更能看出杨修他爹的急切了。

不愿因小事引起任何纠纷,为在庚哥治下的发展埋雷。

但若你要以为这老货一直会这么谨慎小心,你就错了。

到洛阳之后,他马上就上了一封奏章,大放厥词臧否现行朝政。

批判理由如下:

第一,尊周立圣是没问题的。

但孔孟封王虽易刘姓,也是不符合高祖皇帝异姓不得封王的规矩,何况还有荀颜二姓的公爵位。

乃至二颖的武烈公,他也颇多意见。

总而言之,庚哥改祖宗的规矩,是为不孝。

第二,河南与弘农富户举族迁徙去长安,那是被逼的。

但朝廷却借机籍没了他们的田产,这是借机苛民。

固然朝廷将这些田产籍没之后低租发放给了黔首耕种,不失为仁政,但如此借机算计百姓士绅,是为不仁。

第三,商籍低贱,这是历朝传下来的规矩。

庚哥借着抬高商人地位的手段,鼓励士绅从商。

却又变相从他们手中强掠土地,导致作为国家根基的士绅皆都成为逐利之辈。

这必然导致礼乐崩坏,是为不礼。

第四,昔年王莽篡位后行王田制,导致天人共愤,最后秀陛下拨乱反正。

历史已经证明了的错误,庚哥却换着名目重新来一遍,不吸取历史教训,是为不智。

第五,庚哥兴推举制、科试制度,看似复古国民大会之制。

但却让天下皆赞许认可其才能的人物,官职仅限于一县之令长。

而小范围人员把控考核判卷中胜出的人物,却能骤升府寺之贵。

这种人才选拔方式,是不信任天下人的眼光,只相信自己暗室内考核的结果。

如此亦必将失信于天下之民,是为不信。

还有东西廷之分,太师之设,总而言之,庚哥的各种新政,均为不孝不仁不礼不智不信之举。

言辞之激烈,情绪之愤慨,令东廷众人愕然。

你说前头你那么谨慎小心,怎么突然就搞这么大个炸弹出来,这不符合人设啊。

那是你不了解杨彪对自己的定位。

他杨氏四世三公,都以忠直闻名。

什么叫忠直呢?忠诚且正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