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董卓废帝的看法 > 第285章 凉州军区的军事改革(第1页)

第285章 凉州军区的军事改革(第1页)

二颖的追封是最好处理的。

给定了谥号为武烈,俩字儿都是美谥。

卫青的谥号就是烈,周勃的谥号是武,有汉文武不分家,倒没有文臣加文武臣加武字儿的习惯。

给俩字谥号,那是认为这两个谥你都达到了。

就凭最后平韩遂的武功,给他这个也不过为。

凭借最后这份遗表,有人觉得可以谥一个忠字,但终究是因为攻打过皇宫给否了。

当然这事儿大多数人不知道,双方默契的都隐匿了这段过往。

但后世还是有传出去的可能,给个忠字儿太侮辱这字儿了。

原本议的就是追封为公爵。

荀颜两家已经破了异姓不封公的传统了。

这又是追封,二颖都太师了,所以倒没什么不合适的。

这会儿因为那份遗表和大礼,议论着是不是提一提。

再提可就得封王了。

最后议论是还是不要了,除去原本袭爵的列侯爵位之外,再恩荫一子为列侯好了。

当然是没封地的,庚哥这边儿封地已经全部改成股息和分红了。

所以最后二颖的谥号是董武烈公讳卓字仲颖,荫二子列侯。

本来想留董家在京师的,也算慰藉一下董妃的思亲之情。

但二颖遗表中说得虽然是恐董家留京师复为外戚之祸,也未尝没有担心家人被扣在京师为质的意思。

倒不好强留。

只是在董越被董小白董妃接见之后,却改了主意。

他能看出来,这个族侄女是真的思念亲人。

所以答应送董妃寡母及承袭列侯爵位的两个二颖子嗣全家来京师。

却请陛下不可赐二人官职,说太师生前有言,诸子皆不堪,若使得官反为祸。

意思既然留在京师就是给董妃两家能走动的亲戚,领着列侯钱粮老实待着就行,别给他们实权。

董家要求镇凉州倒是个麻烦。

因为如果收回三辅收编凉州,按东廷规矩是只设刺史部不设牧的。

刺史这职位又是镜事司下头相对专业化的职司,不能像以前那么随便封了,人家有内部晋升渠道。

二颖遗表也说了以后凉州和三辅按司并一例行之,那给董家个什么名义镇凉州呢?

一番讨论下来,你还别说凉州还真的得董家镇守。

首先一个现在朝廷这边能镇得住西羌的,还真就是董家这伙子人。

你要把他们都调回来,西羌那边不安谁知道会不会又搞出第二个韩遂边章。

第二一个二颖手底下这一帮子也属于骄兵悍将,出身关陇的武人集团。

这一投过来你怎么安置倒是一个问题。

听听这一个一个的名字,胡轸、郭汜、李傕、马腾、张济……

马腾本是扶风人,从军后累功升为军司马。

187年他就叛了,算是韩遂叛乱集团里的一股势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