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庙底下的双坊管事当然得用司并人。
朝廷找不到这样的官吏,不代表民间找不到。
开高薪,给厚赏,以利诱之,自然能吸引一批胆大妄为之辈。
说到底都是被科试筛选下来的,考不上家底儿又没辣么厚可以自己经商,可不就在士绅手下讨活路么?
搁过去这叫门客,自己投效的那些主家要发达了,还可以捞一官半职。
搁现在的司并二州,就是各地的商业管事了。
仔细说来不算士,因为士农工商,当官的和贵族才算士。
或者说有爵位爵赏吃朝廷俸禄的才算士。
只是后世的大地主小地主把士泛化了,只要不事生产读了点书,他就敢自称士了。
现在的司并对这类人有个称呼,叫佐商,辅佐皇商的人。
真正自视极高的人哪怕科试考不上,也会继续读书继续考。
这帮一两次考不上就跑出来当佐商的,本来性子都比较跳脱。
再加上图高薪厚赏,甚至愿意去现在司并人视为畏途的外郡,那更是为财帛可以不要命的家伙们。
这种人荀谌喜欢,经过荀谌调教的裴绾也喜欢。
古代叫但有所好之物,必易于驱使。
现代认为是更具备冒险精神,更有赌徒心态,更有开创精神。
这类人去当阴谋家手下的密探间谍啥的,就挺好。
甚至阴谋家荀谌与裴绾自己,应该也属于这种类型的人。
只是能打动他们的并非财帛罢了。
反正知道赐立的节奏,所以荀谌裴绾声势虽然铺开的大,但招人不着急。
首批只需要三五个,愿意过来的一个一个聊,要聊到荀谌裴绾都满意为止。
那就是要各方面考察品性了。
他们是准备用这些人影响和煽动曹侯治下士绅。
那招人就难了。
不光是经营双坊的能力,更主要的是交游能力,聪明程度等等各种。
有交游能力,才能结交一处周庙当地士绅,并对他们施加影响。
够聪明,才能干得了这种精细活儿。
但又不能聪明太过到他们忽悠不住,以后叛逃阿瞒那边了怎么办?
双坊经营能力倒是最次要的。
这么两家店扔那儿没人管都照样赚钱。
何况裴绾荀谌包括小朝廷都不止是为了赚钱。
那年头也没什么正式面试,人家还没正式投奔你你把人叫过来考较一番,显得不尊重。
裴绾的官职爵赏都不能公开,就更没这个资格了。
一般都是裴家放出消息,然后有意愿的士人上门投拜帖。
当时是肯定不会见的,见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