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消息,刚刚最早冷静下来的裴绾脸都涨红了。
爵赏啊,他不是长子,家里的爵赏承袭没他的份儿。
想不到自己年纪轻轻就混上爵赏了。
不是父兄荫封,真的是自己挣到的呢!
当然不会是封侯那种爵,裴绾也没敢那么奢望。
但至少会是个大夫爵,一不小心说不定就混上卿爵了。
具体是什么荀彧没说。
其实可以这次过来就封赏的。
庚哥很好说话,只要他们不烦自己一切都OK。
还得等一阵再封是荀彧的主意。
他得把这件事的热度拉长,好让它传播得更久一些。
玩儿转士林舆论,他们荀家是专业的。
透露完这个消息,荀彧先肯定河东十三子的用心和动机,很是夸奖了一番。
接着话锋一转,说不是这番造福苍生的赤子之心,你们也不值得嘉奖了。
堂下诸多名士听的一愣,心说这时候说这个干吗?
这几个傻嘀孩子的确挺傻嘀的,但你把我们都邀过来摆这么大阵仗,不是给这几个孩子的行为定调的么?
那你训他们干嘛,这活儿他们家里自然会做。
你一训这表彰扬名可就不那么纯粹了,这河东十三子的名声也会有污点的。
但荀彧这种年纪轻轻就成了精的狐狸,他们能想到的事,又哪里会想不到。
他责备他们即使心中有大义,也应惜身。
毕竟家中尚有父母亲长在堂,你们想过失去你们他们会有多么悲痛么?
如此云云,虽然训斥了他们的鲁莽,却也进一步树立了他们为大义不知惜身的英雄气概。
河东诸名士:窝草你这么玩儿是吧?你这么玩儿我们可真跪了啊。
不愧是颍川名士,在扬名技巧这方面,我们还真的差人家N条gai啊。
荀彧上来说这个当然不是为了炫技,他没事儿炫个毛线技啊。
他这么实褒似贬的一番话说出来,就是为了带出他的后手。
他的后手是一个其貌不扬的胖子。
十三子里头的安邑卫氏子神情稍微动了动。
这胖子他认识,是他们卫家的旁支,叫卫览。
虽是同支,可这胖子早就落了商籍。
身家豪富反哺宗族良多,但向来在宗族里头没什么地位。
其实对于商利,很多世家豪右都眼馋得不行。
但却少有像东海糜家那样,真正举家从商在商籍里能混起来的。
没保护伞,时时刻刻都担心被人抄家端老窝搜刮走老底儿啊。
很多世家也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