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告天下!”
“自杨修乱政,朝堂倾颓。”
“其残暴不仁,独断专行,蒙蔽圣听,致使皇帝陛下受其欺压。”
“堂堂朝堂,沦为佞臣弄权之所。”
“吾乃雍王杨瑜,宗室之亲,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今奉天命,兴正义之师,行清君侧之举,誓除杨修。”
“望诸位忠义之士,同仇敌忾,共护圣朝,重振朝纲!”
杨瑜发布了一个檄文,诏告于天下,这个檄文那么多话,其简洁起来,无非三个字‘清君侧’。
皇帝身边的小人,那就是杨修,这份檄文发布于后的第七天,杨颖则开始整顿兵马,响应杨瑜的号召,可以说,刚稳定下来的天下的,又混乱了起来。
而洛阳城内的杨修看到这份檄文后,杨修大怒,狠狠的拍了下桌子:“杨瑜,竟然如此不知好歹!”
而一旁的孙弘,看着杨修说道:“殿下,你对杨瑜出手之时,你为什么不询问下老臣呀?”
此时的孙弘那也是无奈,一种招数,怎么可能成功的两次呢?大家都不是傻子,你第一次使用这个阴谋,大家是可能中招的,但是你第二次使用的时候,有了前车之鉴,人家又如何能中招呢?
所以,如果孙弘知道,杨修准备要用对付杨乂的招数,来对付杨瑜的话,那么他一定出来阻止,因为他知道,这种办法,绝对不会成功的,反而还会适得其反。
在解决了杨乂的问题后,其实帝国就一直处于一个爆炸的边缘中,而在孙弘的眼里,这个时候就不是继续针对藩王了,而是应该展开安抚。
因为杨乂的问题出来后,大家都担心自己是下个杨乂,都在紧张的边缘中,这个时候,只要出来一个带头大哥,振臂一呼,那么必然会一起反对他杨修。
所以这个时候,安抚各方,让各方势力的情绪稳定下来,告诉各方势力,自己只是针对杨乂,没有想过针对别人,如此之下,那么帝国必然还是风平浪静之中。
在这个风平浪静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只要能解决了杨瑜和杨颖中的其中一个,那么就可以宣告这个削藩成功了。
如今天下之中,拥有一定军事力量的,也就杨颖和杨瑜了,只要搞定了他俩中的一个,另一个,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反抗力量的。
其实在对藩王下手的顺序中,其实孙弘和杨修是一致的,先搞定杨瑜在搞定杨颖。
因为杨瑜的势力相对牢固,而杨颖的势力并不是那么牢固,只要杨瑜被搞定了,杨颖基本上是翻不出来浪花的,即使是反,那也是瞬间能被扑灭的。
但是他对杨瑜出手的时机不对,同时对杨瑜出手的方法,那也是不对的。
“事已至此,说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孙弘,对此,你是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