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让逢源茶楼的幕后老板收钱收得笑得合不拢嘴。
这一天,逢源茶楼的大门口,店小二吃力地扛着一块大木板子来到了店门口外,才刚刚打肩膀上头搁至地上,就看见原本站在店外所有的人,全都动作一致地挤到这块大板子的前方,引领翘首地观望着,就等那店小二把盖在板子上头的黑布掀开。
这店小二却是悠哉游哉地擦擦额头上的汗珠,毫不理睬满脸尽是殷殷期盼表情的众人。
好不容易等店小二仔仔细细地抹完额头上的汗珠后,才以一副懒洋洋的模样伸手掀开了盖在木板子上的黑布。只见木板子上写着──六师──
第一回──讼师──惊堂木倏地,一片静默。每个人像是被人定住似的,一动也不动。
忽地,就仅是一眨眼的短暂时间,原本聚集在逢源茶楼门口的众人霎时全散了开来。
会轻功的人,就这么蹬的一声从地上跃起,或朝四个方位跃开,或跃上人家的屋顶;不会轻功的人,瞬间也跑得飞快,连那八旬老翁都提起了衣服的下襬跑起步来。
突然,砰的一声!也不知道是哪个家伙的轻功没练好,竟也想跟着别人跃上楼顶,结果只能以狠狠地摔到地上作为收场。
总之,这场面只能用非常混乱四个字来形容。不消一刻钟的时间,茶楼外已空无一人了。这是茶楼固定会上演的戏码。
全昌州的老百姓对于这种场面早就见怪不怪了。什么?你问他们在干什么?当然是去传递消息啰!
要知道这苏州城老老少少的人们,打从逢源茶楼开立以来,每一个人的身上都肩负着一项重责大任,那就是──提笔写信!啊,你问他们为何要写信?
当然是写信告知众家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江湖熟人和各大门派熟识的远方友人哪!
甚至还听说连少林寺的和尚和峨嵋派的尼姑们,也都委托住在苏州的友人帮忙传递逢源茶楼的消息。
只因为逢源茶楼的黑布一掀开,就代表着半个月之后,又将有新的奇闻轶事可以听了。
既然这逢源茶楼总是高朋满座,他们当然得先提早得知茶楼的最新消息,早一点儿去占个好位子啰!不然的话,可能连茶楼的门都挤不进去呢!
少听一回逢源茶楼的新故事,可是会跟不上潮流!而且呀,这﹁惊木堂﹂可是大有来头的!
他可是前昌州城号称铁齿铜牙、专事颠倒黑白与搬弄是非,别号认钱不认人的有名讼棍──现任当朝丞相的惊堂木。
像这种全国上下、无人不知的有名大人物,他的故事怎么能够不听呢?哎呀!越说越是教人期待哪!所以──
咱们就乖乖地等上十天半个月,再一起到逢源茶楼好好听个过瘾吧!不过,千万要记得提早出门,因为──要抢个好位子呀!
第一章
昌州──
在县府衙门里,身着一袭葱绿色官服的县太爷,正忙不迭地频频擦拭着额头上冒出的汗水,就连站在他身后的师爷,也都战战兢兢地挽起了衣袖,不断地擦着脸上的汗。
而理当威风八面站立在两侧、手执着法杖以维护公堂秩序、偶尔喊一句”威武”的县衙衙役们,在这个时候却全都屏住气息,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口地僵在原地,动也不动。
在这般诡谲的状况中,唯一一位还能够面带笑容,而且称得上笑容可掬、容光焕发的人,恐怕只有双手环抱在胸前、一副不论多大的风吹来也不会倒的模样的男子了。
该名勇气十足的男子,身着时下最著名的一品堂绣坊所出的,也是本年度荣登最佳造型服饰,名之为”谷弦”的衣裳。
高雅的衣着,配上男子清秀的脸蛋,外加纤细优美的身段,不认识他的人,绝对会为他深深着迷……但,那也仅限于不认识他的人会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