箩筐里面是用白棉布垫的,最显眼的还是金黄色的玉米饼。
不出意外,宋组长将玉米饼和酥饼点好数之后,给陆乔歌开了条子。
按照百货大楼给食品厂的价格给的,因为玉米饼是新产品,但主要原料是玉米,所以每个定价为三分钱粮票二两。
酥饼是八分钱一块,二两粮票。
每样一百个,虽然很好算,可是还要当地的粮票。
陆乔歌调查过百货大楼的食品柜台,每天中午下班的时候,这里都排队好多人。
不管摆出什么,都能卖的干干净净。
背靠将近十万人的大厂,大部分都是每月有固定工资的工人,很多家庭甚至都在厂子里上班。
每月的工资是很可观的。
又不是物资丰富吃腻大鱼大肉的几十年以后,现在有钱也很多东西买不到。
除了手电筒灯泡不要票,收音机黑白电视机甚至电冰箱,这都是要工业票的。
所以根本不会存在滞销的情况。
更何况,味道还那么好。
事实果然和陆乔歌调查的一样。
玉米饼刚摆上去,几分钟的功夫就卖没了。
还有买完了中途吃了一口觉得太好吃又返回来的。
不过也就二百个而已,几乎是一哄而光。
而且还都纷纷夸赞好吃,有那和售货员熟悉的都大声的问晚上还有吗明天会不会还卖。
因为这个年代很多产品经常性的缺货。
所以现在不缺市场,缺的是产品。
一直心怀忐忑的孟青山和苏慧这一次终于松了一口气。
只要有人买账并且夸赞就证明他们的食品过关了。
不过签合同要等下午,因为今天是试着生产,所以晚上也没有货,但食品厂可以准备明天的。
陆乔歌想起了马上要到账的一千五百元,就美滋滋的请孟青山和苏慧吃饭。
孟青山年长,陆乔歌是最小的。
如果出门在外请吃饭,怎么也轮不到她。
可陆乔歌现在是食品厂的厂长,虽然是暂代的,但大家也知道没人能替换她,除非她自己不干。
所以孟青山想要请陆乔歌吃饭,似乎有些不太好。
于是就不吭声了。
苏慧在外面向来都是陆厂长陆厂长的称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