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1日,世纪交替。
新千年的第一个世界性大新闻来自于欧洲足坛。
《太阳报》:“惊!中国人一英镑收购阿森纳!”
全球瞬间哗然!
中国打下英格兰了吗?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阿森纳,粤语又称阿仙奴,外号“兵工厂”“枪手”。
即便还没迎来四十九场英超不败,即便还没杀入欧冠决赛,即便还没开始卖队长还债、即便还没对“四”有所钟爱、即便还没靠足总杯来保住主帅……
但它依旧是全球最知名的足球豪门之一。
是市值超过一亿英镑的存在!
一英镑?
太阳报是不是少写了一个单位?
而且买家竟然是中国人?
考虑到这一时期欧美严重的种zu歧视,这更是天方夜谭。
中国媒体《体育周刊》立刻联系欧洲方面的“记者资源”,以三百欧的天价获取了一手情报,从而在国内首先推出相关头条。
《体育周刊》:“震惊!十四岁中国少年,一英镑收购阿森纳!或是曼联的阴谋诡计?”
《体育周刊》的竞争对手《足球报》不甘示弱,他们的主编认为“一英镑”绝对不合理,应该是“亿英镑”才对,外国人一定也玩谐音梗。
于是增发一期特别报道。
《足球报》:“太震惊!中国十四岁神秘富豪,一亿英镑收购阿森纳!开启中国足球新篇章!”
国内一片沸腾!
但这两篇报导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全是猜测。
隔靴搔痒而已。
反倒是监听全球的美国媒体更加神通广大,他们从各种录音中找到了更多相关信息。
《福克斯新闻网》:“他的名字叫陆凯!买下阿森纳的十四岁中国少年曾是枪手U13青训天才!”
《彭博社》:“王子复仇记!陆凯此前遭遇重伤,伤愈后被枪手以伤病风险过高和技术能力不足等原因开除。”
《华盛顿邮报》:“阿森纳青训主管和球队高层关于陆凯的涉歧视对话录音已整理成盘,支付九十九美元即可获得绝密磁带!”
整整半个月,这场闹剧在全球愈演愈烈。
尽管阿森纳方面第二天就有人出来辟谣——球队开除陆凯是正规原因,绝非歧视,而那家被陆凯收购的球队也不是阿森纳,是达特福德皇家VCD。
但真相毫无意义,无人理会。
踢球嘛,乐子才是最重要的。
……
英格兰东南部,肯特郡,达特福德,池塘球场便利店。
“线索费不是一百镑吗,怎么多了五百?”陆凯打开信封,抬头看向坐在自己对面的金发女子。
她叫艾米丽,《太阳报》实习记者。
艾米丽脸上闪过一抹红晕,胸口微微起伏:“这是我对你的,哦不……我对球队的一点心意。”
陆凯把钱揣入怀中,指着店外一片荒芜的乡村校园级球场道:“亲爱的艾米丽,感谢你对达特福德皇家VCD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