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月21日,巴东县政府办公室
窗外暴雨如注,雨水顺着玻璃窗蜿蜒而下,模糊了远处长江的轮廓。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巴东县移民办主任赵德海正盯着桌上的名单,手指微微发抖。
“谢总,这……这人数是不是太多了?”赵德海咽了口唾沫,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1200个‘幽灵移民’,补偿金可是2400万啊……”
谢一扬坐在他对面,指尖轻轻敲击着茶杯,杯中的茶叶缓缓沉底。他抬眼,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赵主任,三峡工程是国家大事,移民安置资金充裕,多报几个‘支援建设’的群众,谁会细查?”
赵德海喉结滚动,目光不自觉地瞟向办公桌抽屉——那里躺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袋,里面装着谢一扬刚给他的“诚意金”,足够他全家移民澳洲。
“可……可万一审计组下来……”
“审计?”谢一扬轻笑一声,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推过去,“这是省移民局的‘特批函’,您看看。”
赵德海低头,文件上赫然盖着省移民局的红章,批准巴东县“特殊移民安置方案”,落款日期是三天后。他瞳孔一缩——这文件是伪造的,但印章和格式却分毫不差。
“谢总,您这是……”
“赵主任,您只要签个字,剩下的我来安排。”谢一扬慢条斯理地合上文件,“补偿金到账后,六成归您,四成归我,至于那些‘不存在’的移民……”他顿了顿,笑容渐冷,“长江这么大,总能找到地方安置。”
窗外一道闪电劈过,照亮赵德海惨白的脸。他颤抖着手,在名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
三日后,巴东县移民安置点
“姓名?”
“王……王建国。”
“家庭人口?”
“五口人。”
“原住址?”
“巴东县青石镇……呃,青石村二组。”
登记桌前,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佝偻着背,结结巴巴地回答着问题。负责登记的年轻办事员皱了皱眉,抬头看向身旁的监督员——那是个穿黑西装的壮汉,正冷冷地盯着老农。
“王建国?”办事员翻了翻名册,疑惑道,“青石村二组没有姓王的啊……”
老农额头冒汗,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黑西装壮汉突然俯身,一把按住名册,咧嘴一笑:“小同志,移民工作复杂,难免有疏漏。”说着,他另一只手从桌下递过来一个信封,压低声音,“王老汉是‘特殊情况’,你懂的。”
办事员捏了捏信封的厚度,心跳加速,立刻低头在名册上补了一行:“王建国,五口人,青石村二组,确认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