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方岐意兴阑珊,曾经看过听过诗词历历在目,张口便来。
倒是三女一起傻掉了。
这作诗如此容易?
方岐说不是他作的,可她们也熟读诗词文集,从未听说这些。
一时间,真真假假,竟然已经分不清了。
只觉得绮丽文章幻化繁华,胭脂水粉萦绕鼻尖,让人如似梦中。
方岐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去的,只知道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午时了。
起床坐诊,门柱上挂着两个木牌,上面写有苏家,柳家捐赠救苦银钱各一千两的字样。
因为诊费低廉,药材便宜,再加上方岐医治效果极佳,来方岐这里看病的人更多了。
要是再过上一阵,方岐在士子之间的名望逐渐散发出去,来百草堂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如今一看,千金堂和百草堂的境遇似乎发生了变化。
现在是百草堂门前热闹,千金堂门口冷落。
之前时常来门口耀武扬威的周明理,现在也默不作声了。
那个花钱请的帮工脸上哀愁,这要是千金堂发不出工钱来,他岂不是又要找下一份活路?
医者接触各行各业,形形色色之人,方岐除了诊治病情,还会和对方详谈两句。
一个是让对方放松,二来则是拉近距离,对诊断病情都有帮助。
不过病人往往会谈论一些他们遇到的事情,市井传闻之类的。
这就让方岐足不出户,却对凤霞郡十分了解。
这样的日子,方岐过得十分满足。
“大爷,您老腿上风寒太过于严重了,农闲了过来我给你拔个罐,再吃两副药,这样会好一些。”
“谢谢方大夫!”
大爷笑着对方岐说:“还是您这好,药便宜公道,也懂我们这些泥腿子的艰辛。”
一旁有个家境殷实的青年,听这话就来了兴趣,好奇问道:“老丈,我也是听人说方大夫人好医术好才来的,你说他懂你们的艰辛,这是什么意思?”
老人瞥了青年一眼,并没有因为对方有钱就不忿。
反而耐心解释道:“看你这穿着,也是有钱人家的公子,我说你听听,看有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