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光荣与梦想伴奏 > 第374章(第1页)

第374章(第1页)

在大公司里个人是无声无嗅的,这使得依之为生的男男女女日益失去信心和独立性。他们自己生活没有根底也是其原因之一。经理部门看待被雇用人员不过是插在地图上的大头针,人事负责人可以漫不经心地任意把它移来移去。每次调动就意味着同老友告别,另到别的地方去寻求新交。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蒙哥马利&iddot;沃德公司一个工作人员和他的家属在婚后二十六年中一共调了二十八次。流动性日益增大已成为郊区生活的一个现实。据阿特拉斯长途搬运公司说,目前一般公司经理平均一生之中要迁移十四次,合每两年半一次。对他们来说,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很重要,是终身定居一处的人所不能理解的。虽然新住宅区对社会化的要求有时未免过分,但是反之,教家庭的坐活完全建筑在内部的情感上,这情况却更为不妙。

郊区为满足新住户,真是万事供备。住在这里,是不会感到寂寞的。美国人的那种见到任何团体都想参加的冲动劲,在这里得到充分的表现。各种组织安排的集会把每天从早到晚的时间全都排满了。打桥牌、坎纳斯特牌、扑克牌的,玩滚木球的,不愁找不到伴儿。照相、研究野禽、射击、刺绣、射箭、乒乓俱乐部,无不生意兴旺;而小学家长会、妇女选举人同盟、美国人争取民主行动组织、女民兵组织,以及1958午开始成立的约翰&iddot;伯奇协会亦复如此。

许多后来在公众生活中崭露头角的美国人,在郊区这种不断相互调整适应的生活中便己开始学得了搞政治的手腕。他们在这里比在原先住处,更易于成为共和党人。从内地城市迁来具有社会进取心的夫妻,都改而依附另一个政党‐‐就象他们抛弃掉下层社会的生活方式一样。他们的父母原都属于支持大党民主党的城市多数人。他们自己却不是了。现在他们既然爬了上来,就要把自己爬过的梯子推倒。战后欧洲工会组织扩大,造成了富有战斗性的,有阶级觉悟的庞大力量。这里却不一样;虽然现有一千八百万美国产业工人加入了工会,但此辈对中产地位的渴望,而又易于得到满足,无非使他们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新中间集团。他们对自己的新地位感到不安,对自由主义怀疑,对进一步的社会改革敌视,终于成为新保守势力。它随着罗斯福联盟的解体,越来越具有重大意义。

对郊区生活方式最普遍的指责是,压力太大。由于一味不拘礼节,因此谁要是想过一点消静生活,就不免为人所垢病。窗户是为了向外观景的,但别人也好朝里窥探。夫妻俩偶尔需要闭户独处一会儿,就得准备事后提出解释。这里的人人都觉得有权事事过问‐‐如问:&ldo;你昨天来月经了吗?&rdo;&ldo;昨天在&lso;路边小店&rso;前面同你说话的那个女的是谁?&rdo;&ldo;你家罗杰今天早上上班的时候干嘛那么生气?他是怎么啦?&rdo;等等。

&ldo;文雅社会&rdo;这个词已经废弃不用了,因为社会已经不复文雅。直呼其名的情况特别多。这样称呼曾经只限于家庭和好友之间,后来扩大到了同事和邻居。在单位举行的集会或在邻人相聚的鸡尾酒会上,竟很难知道同你谈话的人叫什么,姓什么。只有在介绍时才说;介绍完了以后人人都只是艾尔、戴比、查克或贝思这样互叫了【这些名字那是昵称。‐‐译者】。最后,直呼其名的圈子扩大到几乎包括每一个仅仅知道你是谁的人:医生、商人、别人家的孩子等。一个郊区居民回家时可能发现一个陌生的青年男子在使用她的洗澡间,而只对她打个招呼说&ldo;你好,多丽斯。&rdo;在郊区这类做法被看成不过是友好的表现。谁要反对,就会说你是势利眼,引起公愤。

郊区居民也有一种忌讳,那就是责骂别人家的孩子‐‐这要用祖辈人的语言来说,叫作&ldo;管教&rdo;。任何管教工作都只能由孩子的父母去做,而他们实在做得不多。儿童在这些新的居民区是一种特殊的人。这种处境对他们到底有无好处,是一个以后可以进行全国性辩论的问题。他们肯定不是无人照管的。放任孩子根据自己的判断去自由行动是需要时间和耐性的,居住在新区的父母属于全国行动最放任的人。还有许多别的事,得为孩子花费时间。一般认为做母亲的应该为孩子安排活动,然后开车送他去参加。有时这样做需要具有象格罗辛杰公司的社会指导员所具备的那种精力和机智才行,因为郊区儿童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社会学家对于孩子生活被组织起来的程度感到惊讶。每天放学后和星期六,旅行汽车在郊区往来穿行,运送孩子们去上舞蹈课,到少年棒球联赛会参加练习,学习网球,学习驾驶帆船,参加话剧小组,参加舞会,学钢琴,参加幼年童子军活动,上戏剧班‐‐这些活动安排使他们回到家只能赶上吃晚饭看晚电视。他们的时间占得太多了。亨利&iddot;默里在《弋达罗斯》月刊上抗议说,孩子们个性获得发展的机会,即使没有被完全毁掉,也大大削弱了;他写道,&ldo;婴儿才刚能够蹒跚移步,父母就使他同别的婴儿在一起玩。&rdo;摇曳音乐的一代对于个性是不大感兴趣的。虽然年纪较长的经理人员口头上仍然称道个性,他们的下级更关心的却是培养自己的孩子,用他们的话说,长成后能够&ldo;同别人合得来。&rdo;他们彼此钦佩对方的这种品质,力图在自己身上发展这种品质,并且认为这种品质正在成为他们的下一代获得成功的关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