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吴懿心头巨震,他用不可置信的眼光盯着郑铮的面容。
同时,脑海中不停的闪过益州高层的模样。
他将这些人的容貌与郑铮对比,希望能够找到哪怕只有一点点的相似之处。
然而,他并没有找到。
这才是最让吴懿感到震惊的。
一个可能与益州高层毫无关系的人,竟然会知道如今益州最大的秘密。
赵韪和王商这些人,想着办法密不发丧。
自己也不过是沾了妹妹的光,才知道的消息。
他又是怎么知道的?
他是用什么手段知道的?
带着心中的疑惑,吴懿用警惕的目光看向郑铮,质问道:
“你到底是谁!?”
“你到底从哪里来的!?”
郑铮轻轻吹着面前的茶水,他已经不准备再跟吴懿卖关子了。
于是郑铮放下茶杯,轻声说道:
“我叫郑铮,我从长安来的。”
随着郑铮话音落下,吴懿瞪大了双眼,他死死盯着郑铮,满眼都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名字叫郑铮,从长安来的。
这让吴懿想到了一个人,就是这些年名动天下的大汉尚书令郑铮。
于是,吴懿确认道:
“你说你名叫郑铮?”
“就是那个太尉刘备麾下的军师,大汉尚书令郑铮?”
郑铮轻笑着回应道:
“如假包换,正是我。”
“想来,这天底下没有人敢冒充我的。”
吴懿心中清楚,郑铮说的没错,这天底下没有人敢冒充大汉尚书令的。
那不是死罪的问题,而是族灭的问题。
与此同时,吴懿心中开始思考起来。
身为大汉尚书令的郑铮,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距离长安千里之外的绵竹。
难道,朝廷要开始着手收服益州了?
就在吴懿思索之时,郑铮略带压迫感的声音传入他的耳中:
“几月之前,朝廷接到消息,刘焉在这绵竹藏着千乘之具。”
“这出行规格,连陛下都不及其分毫。”
“这是逾制,说明那刘焉有不臣之心。”
“不知吴懿将军,可愿意举报?”
吴懿闻言一愣,随即明白了郑铮的话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