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退位诏书,一张传位诏书。
&ldo;给。&rdo;
三殿下双手捧着不知所措:&ldo;这会儿写这个做什么?&rdo;他怒了:&ldo;父皇咱们要做的,是紧急商议怎么应付难关!不是让皇位让皇位。&rdo;
皇帝愧色上来:&ldo;刚才同你回来,你也听到,我让人请太师回来,请万安长公主过来,让他们做个见证。以后,你们商议吧。&rdo;
帐帘外有人通报:&ldo;长公主到。&rdo;
万安长公主听说后,默然一下倒没有阻拦,而是道:&ldo;请太师快回来。&rdo;
皇帝幽幽:&ldo;太师是忠臣。&rdo;这个时候看出太师是忠臣,他不顾年迈陪着上战场,带动受伤而能起得来的人都跟去。
大家拼死而战。
宇文靖由宇文永平陪着回来,宇文永平在外面守着,宇文靖进来,看了两张诏书,二话没说,对着三殿下跪倒:&ldo;臣,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rdo;
新太上皇往后退了一步,三殿下手捧两张白纸,在这种紧张情况下口头上登基,并开始行使君王权利。
这种时候,应该先抚慰老臣和重臣们。但还没有说完三句,外面通报一声紧似一声。
&ldo;回殿下,周大人败退。鞑靼人往左翼百姓们去,已和百姓中的义士们交上手。&rdo;
这皇帝当的,没有半分歌舞庆贺,先来一大惊。
三殿下带的百姓比军队多,他应该护百姓,还有一点,百姓们数量庞大,一旦溃乱,将把他的军队冲散。
三殿下急急出帐篷,见凌朝用马负着周英虎回来,周英虎面白如纸,唇边往外沁着血,人已晕过去。
&ldo;太医!&rdo;
三殿下带了哭腔。
曾几何时,他相当的痛恨周英虎。曾想过有朝一日平了反,头一批杀的人就有周英虎。但现在三殿下慌了手脚,他手里能独挡而战的人太少了。
耳边传来宇文永平的嗓音,宇文永平欠身:&ldo;太师,我去了。&rdo;
三殿下泪如泉涌,宇文靖湿了眼眸。
宇文永平也有伤在身,见这会儿没有人再能调用,他只能再次请战。
凌朝也去了。
凌夫人望着丈夫背影几乎晕倒,喃喃叫着:&ldo;甫哥。&rdo;她不是盼望儿子从天而降,而是早就认为凌甫不在人世。想想儿子已去了,丈夫再不能回来的话,她没办法坚持。
凌家的女眷痛哭着把她抱回帐篷。
整整三路兵马杀三殿下数十万人‐‐大部分是百姓,看似人数悬殊,但有些地方如切瓜砍菜一样。有些人一逃,反把别的百姓践踏。
杨泰保象征性的给了郭村一些人,郭村手里本就有乱党,余下清一色重金买通的关外马匪。
哭叫声,血泊气,三殿下勉强指挥整个营地缓缓往边城。他还是得往边城去,那里有守军。守军到今天不来,是担心关城空虚,不能以小失大,距离过远,他们不敢出来。
死人已顾不上了,所有能战的人都在殿后,三殿下顾不得武将们,哪里还有心情顾百姓。
但他的心里一波一波的抽搐,那种痛是他以为京乱时最厉害,却在今天见到大批能用的武将们战死在他面前,痛的最为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