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每天都会换掉七分之一的海水,添加淡水进去。
让小虾渐渐适应,一个星期后就可以把转化成功的虾米放进水池里,至于适用不了的全都变成灰灰的小零食了。
水池里此时存在的虾应该不下一百只,甚至更多,但这些虾米实在太小了,肉眼难以捕捉到身影。
所以水池里面显得空空荡荡,虾米喜欢吃一些海藻跟腐殖质,海滩上有大量海菜,我寻来一些丢在水里。
原本打算去河里敲晕一些淡水鱼放进去共养,但想了想怕把小虾米吃掉,于是打消这个念头。
养殖虾是我第一次尝试,以前除了略有耳闻没有任何经验,这一波虾苗就当是实验,如果几个月后产量可观的话,我将加大养殖规模。
要是失败我可以换成其它鱼类,总之方法总比困难多,需要慢慢摸索实验。
四月十五日。
晚上睡觉时开始有蚊子在耳边嗡嗡,像是轰炸机一样,连小灰都没有幸免,经常睡着睡着觉突然生气嚎叫起来,牙齿“咔嚓咔嚓”作响,显然是在啃咬那些蚊虫。
上午,我在林子里寻觅,希望可以找到一些艾草,这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植物可以驱避蚊虫。
没曾想在这过程中被我发现意外之喜。
一些绿色短小的蠕虫。
起初走过一棵小树时,发现树上叶子有被啃咬的痕迹,上面有细长的绿色虫子,起初我以为是些普通的毛毛虫,但看了一眼后发现这些居然是蚕。
现在的蚕个头非常小,应该处于幼年时期。
脑海里突然蹦出一个词语:养蚕缫丝。
这些蚕宝宝如果利用妥当的话,可以为我提供大量蚕丝,到时候研究加工一番用处非常大。
同时我意识到,这座岛上一定还有许多没有发现的生活物资,准备等闲暇时刻绕着小岛转一圈,看看会不会有其它发现。
打定了主意,我准备寻找大量的蚕宝宝并且养殖起来,等这些蚕结成蚕蛹就可以收获蚕丝了。
小跑回庇护所,用斧头劈砍出一些木板,经过这几个月的小岛生活,我练就一身娴熟的木工基本功,像这种木板的削砍手法滚瓜烂熟。
万事熟能生巧,此时我的眼睛就是尺,劈砍出来的木板厚度、大小不说完全一致,但也大差不差。
随后掏出瑞士刀在木板上面抠出卯榫结构,该说不说这把瑞士刀质量非常好,虽然是地摊货但完全经得住时间考验。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一个长方形木盒就拼接完毕。
我抱着盒子来到林子里的树上,仔细寻觅蚕宝宝。
这些蚕的食谱并不单是桑树,像榆树叶、蒲公英叶、雅叶、婆罗门参叶等等都是其食物,不过相比较之下还是桑树上活动的蚕数量最多。
说实话,尽管也算经历过几个月大风大浪的男人了,但此时用手接触这些冷冰冰的软体动物还是忍不住心里打怵。
可能源于小时候不懂事,用手去摸毛毛虫被蛰的原因,那时候伤口又疼又麻的触感深深刻进骨子里,此生都难以忘却,类似的痛感还有被马蜂蛰。
不过在确认这些蚕体表没有刺毛,不会伤害到皮肤后胆子渐渐大起来,很快就收集到大量幼蚕。
我想在冬天穿上蚕丝做的衣服,盖上柔顺的蚕丝被,于是剩下的小半天时间都在林子里收集幼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