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二位嫂嫂们离去后,关羽独自在曹操的营寨中踱步,思绪如麻。
此时此刻,屋外的夜幕渐深,只听得营外的风声非常大,但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关羽的深邃思考
突然,只见一名亲兵急匆匆地进来禀报:“关将军,营外似乎有一老者求见,自称能知晓将军之未来。”
关羽听后感到神乎其神,微微一愣,心中涌起一股好奇,说道:“什么人能知晓我的未来”
于是赶紧吩咐亲兵将老者带到自己的营帐内
只见这个老者面容清瘦,眼神中却透着一种深邃的智慧,
这个老者走进营帐内很礼貌的向关羽行礼后,缓缓说道:“关将军,今日之事,关乎天下大势,亦关乎将军之命运。曹操之邀,虽有诱惑,然忠义之道,乃为人根本。若将军此时降曹,虽暂得安稳,日后却恐遭世人唾弃。”
听到老者的言论,关羽不禁眉头紧皱,问道:“老先生此言何意?关某自问一心向汉,忠义为本,岂会因一时之利而忘却初心?”
老者微微一笑,道:“关将军所言极是,只是我跟你讲,在这乱世之中,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和错误,但唯有我们一颗心中所想或许可以辨别是非,所以往往难以预料,难以定夺的事情,讲实话只需要遵从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另外关将军可知,曹操此次招降,实则另有阴谋?”
“何阴谋?”关羽心中一凛,忙问道
老者捋了捋胡须,缓缓道:“曹操欲借将军之名,收服刘备麾下之众。他深知关将军之威名远波,若能得将军相助,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待时机成熟,再对诸个势力一一收复,其中就包括你的大哥刘备。。”
关羽听闻老者此言,怒目圆睁,道:“曹操竟如此奸诈!关某定不会让他得逞!”
“将军英明。如今之计,将军当速作决断,表明忠义之心,让曹操之阴谋无法得逞。同时,将军还需联合各方力量,共抗曹操,以保汉室江山。”老者看着关羽的反应,疯狂点头
关羽沉思片刻,道:“老先生所言甚是。关某当即刻修书一封,表明心志,送与曹操。”
说罢,关羽转身坐到案前,挥笔疾书。
信中,关羽言辞恳切,表明自己对大哥刘备之忠心,以及对汉室之忠诚,绝不会为曹操之诱惑而背叛,
写完信后,关羽将信交给亲兵,吩咐其速送至曹操中军大帐中,并嘱咐一定要亲身交给曹操。
亲兵领命而去,但是此刻的关羽却并未有丝毫懈怠之意,因为早已深知曹操生性多疑且狡诈,仅凭一封书信,恐难完全打消其疑虑。
于是,关羽决定召集自己的亲信众将,商议应对之策。
营帐之中,灯火通明,亲信众将齐聚,
此时关羽的面色凝重,将曹操的阴谋以及自己已修书表明心志之事一一告知众人,
众将听闻,皆愤慨不已,纷纷表示愿听从关羽,共抗曹操。
“将军,曹操此人阴险狡诈,不可轻信。我们当做好万全准备,以防曹操狗急跳墙,对我们发起突击。”关平起身说道。
关羽听到自己义子关平之言,轻轻点头说道:“平儿所言极是。曹操若见我表明忠心之信,或许会有所忌惮,但也难保他不会使出其他手段。如今,我们需要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应对。”
“将军,若要联合各方,那荆州刘表可为一援,刘表占据荆州大半地盘,虽然兵不强马不壮,但是钱粮源源不断,若能与他联手,必能对曹操形成有力制衡。”胡班提议道。
关羽沉吟片刻,道:“联合刘表,确为上策。只是刘表此人亦心怀懦弱,需谨慎对待。待我修书一封,派人送往荆州襄阳,试探刘表之心意。”
说罢,关羽再次坐到案前,挥笔书写,信中言辞恳切,陈说利害,希望景升兄能以汉室江山为重,摒弃前嫌,与自己联手共抗曹操。
写完之后,关羽挑选了一名机灵聪慧的使者,将信交予他,吩咐其速往荆州送信。
使者领命而去后,关羽依旧忧心忡忡,毕竟局势变幻莫测,曹操和刘表的态度皆难以捉摸,
使者怀揣关羽的书信,快马加鞭赶往荆州襄阳,
一路上,风餐露宿,不敢有丝毫懈怠,待进入荆州地界,使者望着沿途的繁华景象,心中暗自思忖:“这荆州果然富庶,若能与我家将军联手,必能有所作为。”
不多时,使者抵达襄阳城下,递上名帖,求见刘表,刘表听闻是关羽派来的使者,心中既惊又喜,惊的是不知关羽此番来意如何,喜的是或许能借此机会与这位名将拉近关系。
当下,刘表便命人将使者请进府中。
使者恭敬地呈上关羽的书信,刘表接过,展开细看。
信中言辞恳切,情真意切,从汉室江山的危亡说到曹操的威胁,再提及过往的一些小嫌隙,希望刘表能以大局为重,携手抗曹,
刘表看完信后,只见神情复杂严肃,因为自知自己的实力不足以与曹操抗衡,于是陷入了沉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旁的谋士蒯越见到刘表的纠结的表情,上前低声道:“主公,关羽乃当世虎将,忠心耿耿,其言甚是有理。如今因为关羽大哥刘备和三弟在徐州失踪,而又怀疑曹操苦苦劝降自己,心生不确定,若投靠了曹操,让势力渐大,恐怕如果大哥刘备回来不好收拾残局。”
刘表听到蒯越的分析微微点头,道:“我亦深知此理,只是这曹操势大,我担心与之对抗会引火烧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