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现,微光渐洒,吕布领着昨夜来访的木木老者,穿过夜幕,踏上归返长安之路。
此行肩负特殊使命——将这位于昨夜营帐对谈中展现赤诚之心与卓越见识的老者,荐于权势倾天的义父董卓。
昨夜万籁俱寂之际,吕布思绪纷繁,反复斟酌,权衡是否应委以木木老者更重要之职。
一夜深思熟虑后,当首缕阳光刺破云层,普照大地之时,终下决心:启用此看似平凡却蕴含非凡智慧之长者。遂命属下恭请木木老者入帐,欲作一番深入之交流与考察。
吕布的眼神冷静而专注地审视着眼前的木木老者,其衣着朴素无华,面容慈祥可亲,每一步的迈出都显得稳健而坚定。
交谈过程中,老者的言辞之中不仅展现出渊博的学识,更散发出一种无法言喻的魅力和深邃的智慧,即使是身经百战、对人心有一定洞察力的吕布也不禁心生钦佩。
此时此刻,吕布深刻领悟到,真正的智者常常隐匿于市井之间。
正当吕布陷入纷繁思绪时,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一般。
然而,没过多久,队伍迅速向着长安城垣逼近。
当抵达长安城垣下时,守城的士兵们纷纷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惊喜交加的神情。他们一眼便认出了为首的那位威风凛凛、英姿飒爽的大将正是吕布。于是,众人毫不犹豫地齐刷刷跪地行礼,齐声高呼:“吕将军万福金安!”
吕布见状,连忙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扶起众将士,并急切地回应道:“各位快快请起,不必多礼!”说罢,顾不上寒暄,立刻开口问道:“我义父可安好?此次归来,我有要事相告,还想为他引荐一位足智多谋的智者。”话音未落,便转头望向身后的马车。
这时,只见车帘被轻轻掀开,一位面容慈祥、气质沉稳的木木老者从轿厢内缓缓走了出来。
先是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眼前这座宏伟壮观的长安城上。望着城内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鳞次栉比的房屋建筑,木木老者不禁心生感慨,喃喃自语道:“倘若扬州城也能像这般繁荣昌盛,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番景象啊……”
吕布打断了木木老者的沉思:“木木先生,此处便是长安城,稍后我将引您见我的义父。”
木木老者点头致谢,随即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递给吕布道:“老夫虽无缚鸡之力,却略通兵法,此卷乃我多年总结的兵法要论,若不嫌弃,敬请一阅。”
吕布迫不及待地展开那卷竹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一行行小字,每一个字仿佛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这些文字所描述的兵法策略精妙绝伦,吕布越看越是兴奋,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狂喜之情。
急忙转身面向那位木木老者,眼神中充满了敬仰和期待,诚恳地问道:“老先生,此等奇谋妙计实在令晚辈大开眼界!不知您可否为我详细解读一番?”木木老者微微一笑,点了点头,然后便开始耐心地为吕布讲解起来。
老者的言辞恳切而又深入浅出,将自己所着复杂的兵法策略剖析得清晰透彻。
吕布听得如痴如醉,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两人一路畅谈,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义父董卓的府邸门前。
吕布兴高采烈地拉着木木老者走进府内,准备将这位奇才引荐给董卓。
见到董卓之后,吕布满心欢喜地介绍道:“义父大人,今日孩儿有幸结识了这位木木老先生。身怀绝世兵法谋略,定能助我们大军一臂之力啊!”然而,董卓听完吕布的话,脸上并没有露出喜悦之色,反而皱起了眉头,目光犀利地盯着木木老者上下打量。
沉默须臾,董卓沉凝开口:“奉先吾儿,此人身份不明,我岂能轻信?若他是敌方奸细,岂不坏我大事?”言罢,董卓陷入深思。
吕布闻此,心急如焚,赶忙趋前一步解释道:“义父大人,还望您信我之判断!我与木木老先生交谈甚久,深知其绝非泛泛之辈。且其所言兵法策略委实精妙绝伦,若得他辅佐,我等必能攻无不克!”虽吕布竭力荐举,然董卓疑虑尚存,终未应允。
董卓凝视着吕布坚毅的眼神,心中虽有疑虑未解,但念及对爱子的宠溺与信任,最终还是沉重地点了点头,应允封木木老者为军师,为大军出谋划策。
然而,内心深处却依然有不安并未消散,遂暗中派遣人手监视老者的一言一行,以保无虞。
吕布见董卓终于应允,心中的大石方才落地。转身对木木老者淡然一笑,示意老者随他步入府邸。木木老者微微颔首,眼眸中闪过一抹睿智的光芒。
踏入府邸那气势恢宏的大门之后,吕布一路引着木木老者穿过曲径通幽的回廊、绕过假山怪石堆砌而成的花园,最终来到一处环境清幽宁静的院落前停下脚步。
只见吕布微微侧身,对着身后的木木老者做了一个请进的手势,微笑着说道:“此处便是专门为您安排的住所,里面一应俱全,请放心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