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三国火烧洛阳的是谁 > 第83章 秋收总结(第1页)

第83章 秋收总结(第1页)

泰山议事厅,十二扇雕花木窗尽数敞开,金黄的稻浪与丹枫交织成毯,自山脚直铺到阶前。展昭的广袖扫过丈余长的檀木案,将三州舆图与星轨沙盘并置,裂纹瞳孔中流转着丰收的辉光。

“盐道已定!”关羽丹凤眸卷着铁血风尘踏碎秋阳,刀柄重叩沙盘东海方位,震落几粒象征流寇的赤砂,

“袁术的兵马折三成,沿岸流民建的十二座烽燧台,传讯比驿马还快三刻!”

话音未落,烤彘香气混着酒气破门而入。

"二哥抢某的仗打!"张飞豹眼圆睁撞入门来,丈八蛇矛串着烤得焦香的野彘腿,

"当是苍天开眼!"肩扛三坛新酿的黍酒,"俺从典韦那村子回来,你猜怎么着?家家谷仓满得窜老鼠!王寡妇非塞给俺两车腌芥菜,说让主公就着粥吃!"

陈登的葛衣沾着露水从东角转出,指尖捏碎颗盐粒:"登自广陵日夜兼程,糜子仲的船队已突破袁术封锁。"

他展开浸透海风的《漕运新策》,"东海十七岛暗桩铺设完毕,今冬可绕开淮水直通江东,顺利的话明年我们得大船楼船技术就不需要被孙家卡脖子了。"

"无妨。"展昭广袖拂过琉璃镜,镜面折射出密文,"周公瑾既要窥探火龙出水之术,便让他看个够。"他指尖轻点,镜中竟浮现鄱阳湖水寨的虚影,"青州匠坊的火龙已改良三代,他拿到的还是初版。"

糜竺的白袍掠过算珠噼啪的声响,刚踏入厅门便抛下重磅消息:"辽东公孙度愿开互市,以战马换青州铁器!"他袖中滑出枚玄铁令牌,"其子公孙康混在商队里,此刻正在历城书院听《盐铁论》。"

程昱的冷笑混着骨筹扎入梁柱的闷响自西窗传来。老者肩头落着晨露,显然也是从暗阁赶回:"吕布这头虓虎,吞了袁术五万石军粮,倒给咱们送来份大礼。"露出掌心的蜡丸密信,"陈宫以东海为借口要我们互通有无,倒是和我们保持默契。"

众人哗然间,门外一阵与银铃脆响交织。杜畿沾着黄河泥浆:"汶水新渠贯通那日,下游农户自发雕了这分水鱼嘴。"他指尖抚过楠木纹理,"七十二乡老联名,求主公赐名仁济堰。"

最后入厅的竟然是许久未见的赵云,解开染血战袍,露出内衬的素绢里衣,竟是公孙瓒手笔。他神色复杂地展开卷轴:"白马将军还有私求,言若他日兵败,望主公收留其幼子公孙续。"银枪忽然重叩地面,"某观幽州局势,袁绍已暗联乌桓,公孙将军。。。至多撑到来年开春。"

刘备闭目聆听更漏,恍惚间,各郡的丰收景象涌入灵台:琅琊盐场晾晒的雪盐堆积如山,泰山匠坊的钢水映红夜空,下邳蒙学堂的稚子齐诵《劝农令》。当他睁眼时,虚空星图中的赤龙已生五爪。

"青州新垦田十万亩,冬麦已播五成。"荀攸的青铜鱼符叩响案几,文气凝成数字悬于虚空,

"北海郡推行间作法,粟米亩产增至两石三斗;济南军屯营试种辽东旱稻,收成虽减三成,然抗旱之效显着。"

他指尖点向沙盘上的汶水支流,"杜畿督造的十二渠今夏分洪有功,兖北七郡未现涝情。"

徐晃的玄甲铿然作响,开山斧横置案头:"玄甲精骑扩至万人编,但是如今只能一人一马,尚不能普及一人双马。西凉旧部打散融于各军,如今徐荣将军还在军部准备分兵各地的规划,等主公定夺。"

他展开一卷帛书,赫然是阵亡士卒的家书,"按主公新规,抚恤田由亲属代耕,今秋已有百户遗孤迁入忠烈院就读。"

糜竺插嘴说到:"徐州盐船今年出港百次,换回高句丽耕牛千头。下邳百工坊新造的农具却没有出现显着的提高,之前君复所说的工具似乎陷入了瓶颈,女子夜校所产布锦已销往荆州。"

他袖中滑出枚琉璃镜,镜面映出账册密文,"然东海商路仍被袁术水军所阻,糜芳上月护送盐队时折了五艘货船。"

"折的好!"程昱的骨筹扎入沙盘"广陵"方位,枯指捏碎茶盏,"袁公路派细作混入流民,在琅琊散布兖州要征丁伐曹的谣言。老夫已斩首七十三人,尸骨砌在官道旁示众。"

灰眸扫过在座士族代表,"至于某些诗礼传家的,私藏《屯田令》田契。"他忽然轻笑,袖中滑出半截带血的手指。

满座悚然,展昭与荀攸无奈的对视一眼,平时私下里程昱并不会这么阴狠,但是每次只要是在人前,总是会这样故意吓人。

陈登适时击盏,将一册《州学实录》推至案中:"今岁徐州蒙学堂收录寒门子弟三千人,其中八百人通过农算科初试。下邳李氏献族田时私留的两顷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