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林旺回答:「周一。」
陈益:「今天是周五,去了四天是吗?」
付林旺嗯了一声。
陈益:「哪个城市?」
付林旺:「江城。」
陈益:「江城?不近啊。」
「两个小时前才六点,这麽早就回来了?」
付林旺:「我坐的高铁,只有凌晨有票了,再晚就要等十几个小时。」
陈益:「明白了。」
「回家之后,你就看到了妻子的尸体是吗?」
付林旺点头。
陈益:「那你第一反应为什麽是报警,而不是叫救护车呢?」
这个问题不算问题。
每个人面对疑似尸体的反应是不同的,尤其是不确定是尸体还是重伤的情况下。
有的人会先叫救护车再报警,有的人会先报警再叫救护车,有的人只报警,然后被吓的脑袋空白,忘记叫救护车。
还有的人,事不关己溜之大吉。
之所以问出这个问题,是因为陈益把付林旺当成了嫌疑人对待。
当然,这种事情不能说出来。
在临时没有证据线索的情况下,要怀疑一切。
破过无数案子的陈益非常明白,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从心理学方面正常来讲,如果付林旺不是凶手的话,会对这个问题,感到莫名其妙。
我先报警怎麽了?看到妻子被人杀了当然是报警!
我要是先叫救护车,你难道还要问我第一反应为什麽是叫救护车,而不是报警吗??
如果付林旺是凶手或者对命案知情,那麽他内心会下意识对警方的问题存在警惕,期望做出完美回答,防止警方对他产生怀疑。
因此在问出这个问题后,陈益紧紧盯着付林旺,观察他的反应。
付林旺好像愣了一下,短暂的安静后开口:「我试过了,已经没有呼吸了。」
说完,他难过的表情更加浓郁,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哭出来。
见状,陈益挑了挑眉。
很乾脆的回答,看似没什麽问题,但在无形中,付林旺在陈益心中的嫌疑大了一分。
妻子被杀,情绪崩溃,面对这种问题,越正常的反应越不正常。
问询是查案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环,可以大概判断调查方向。
陈益继续开口:「你和马萌的年龄,看起来差距不小。」
付林旺沉默了一会方才回应:「是的,我大她十一岁。」
听得此话,陈益打量付林旺:「冒昧的问一句,你多大了?」
付林旺:「三十七。」
陈益:「结婚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