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课业方面。”
会议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安装着一块巨大的显示屏。
即使同学们面对的方向不同,他们的正前方总会有一块屏幕。
配合着屏幕上的ppt,陆安山不急不缓地讲解着。
“拓新班的基础课程与普通班重叠,绩点、考试也都是相同的要求。不过,拓新班会单独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和普通班级区分开来。”
“第一学年的特色课程有算法与操作系统基础,数学分析,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离散数学,最优化理论。”
“这几门课除了常规的期中、期末测验,每个月都会单独开展一次测验。”
“所有测验的成绩,都会算进最终的绩点里。”
沈悠然听得暗自咋舌。
每个月都要考试,每场考试都算进绩点?
要知道,大学的奖学金可是与绩点挂钩的。
如果沈悠然想拿奖学金,她就必须在每场考试中都拿到好成绩,最好一次都不翻车。
“怎么感觉回到了高中……”
她腹诽着。
其他的同学的表情也有一些微妙的变化。
这样的制度,未免有些太严苛了。
况且陆安山介绍的那些特色课程,听上去没有一个简单的。
仿佛料到了这些同学的反应,陆安山捋了捋山羊胡,笑呵呵道:“同学们都是优中选优的人才,相信你们能适应这样的节奏。接下来,就是班级的培养方案了。”
拓新班和普通班级区别最大的地方,就在于它独树一帜的培养方案。
陆安山切到新的一页ppt。
上面画着一张流程图,三个方框中分别写着“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方框外部是一些复杂的箭头和文字说明。
“从进入拓新班开始,各位同学已经自动获得了直博的资格,可以一路读到博士毕业。”
“在课程成绩之外,班级鼓励同学们进行论文产出。如果论文质量高,可以代替毕业论文。”
“如果提前达成毕业条件,可以跳过本科,直接攻读硕士和博士。”
他摊开手,向自己的两侧示意。
“同学们可以看到,我身边坐着五位导师,稍后他们会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你们可以根据兴趣,加入任意一位导师的课题组。”
“当然,如果你忙得过来,也可以做一位时间管理大师,同时加入多个课题组,这是允许的。”
老院长幽默的话语引起一阵低沉的哄笑。
大一就要准备发论文?
不愧是拓新班。
沈悠然略微歪头,回忆起她前世的本科毕业论文。
简直可以用一句话形容。
大海啊,你全是水!
如果把那篇论文里的水全部挤出来,沈悠然怀疑全球海平面都会因此升高。
即便只是这样一篇论文,沈悠然都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