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轻轻放下茶杯,微笑着说道:“承乾,朕已知晓。此乃将士用命之果。”他的语气平静,但眼神中仍透露出一丝欣慰。
李承乾说道:“儿臣深知,这是父皇英明决策,将士们拼死效力所致。若不是父皇调度有方,哪有如此大胜。”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然,西突厥之乱未平,不可掉以轻心。朕想在两年之内平定西突厥,西突厥势力范围广、军事力量不可小觑。高明,你觉得如何做能既快又让我大唐军队以最小的代价获胜?”他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在思考着未来的战略布局。
李承乾沉思片刻,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当以安抚与征伐并用。对于愿意归降之部落,可施以恩惠,使其真心归附;对于顽固抵抗者,则坚决予以打击。以仁德感化,以武力威慑,方能事半功倍。”
李世民说道:“嗯,此为一策。然,粮草补给、情报搜集亦需周全。粮草乃军中之命脉,情报则如耳目,缺一不可。”
李承乾应道:“儿臣觉得,可在边疆设立屯垦之地,保障粮草供应。同时,加强对西突厥内部的情报渗透,知己知彼。如此,方能洞察敌军动向,制敌于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世民目光深邃,说道:“不错。但军事策略亦要灵活多变,不可拘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需随机应变,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李承乾拱手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李世民站起身来,踱步说道:“此外,可联合周边诸国,形成联盟,共同对抗西突厥。众人拾柴火焰高,联合各方力量,可增大胜算。”
李承乾眼睛一亮,说道:“父皇此计甚妙。如此一来,可削弱西突厥之力量,增加我大唐之胜算。只是在联合过程中,需谨慎处理各方关系,以免生变。”
李世民说道:“然,与他国联盟,需谨慎行事,不可失了我大唐之威严。要让他们明白,大唐乃是主导,一切行动皆需听从大唐之调度。”
李承乾点头道:“儿臣明白。”
父子二人继续探讨着平叛之策,气氛热烈而严肃。
数日后,朝堂之上,李积、李道宗、侯君集、裴行俭、苏定方、薛仁贵等一众大臣齐聚。
李积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当以精锐之师为主力,多路出击,使敌军难以应对。分兵而进,可打乱敌军部署,让其顾此失彼。”
侯君集接着说道:“末将赞同,且应趁胜追击,不给敌军喘息之机。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方能迅速取胜。”
裴行俭微微皱眉,说道:“然,切不可冒进,需稳扎稳打,以防敌军埋伏。作战需谨慎,不可因一时之胜而骄躁。”
苏定方朗声道:“末将愿亲率一军,直捣敌军要害。愿为陛下和大唐,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薛仁贵拱手道:“末将愿为先锋,冲锋陷阵。定当不辱使命,奋勇杀敌。”
李道宗说道:“还需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制定周全之策。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众人各抒己见,李世民仔细聆听,不时点头,心中已有定数。
经过一番商议,大唐的平叛策略逐渐明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唐将士们厉兵秣马,积极备战,为早日平定西突厥之乱做着充分准备。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大唐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