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在李承乾的精心治理下,延续着贞观之治的盛世繁华,处处皆是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祥和景象。
这一日,李承乾在宣政殿中专心致志地处理政务。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轻柔地洒落在他案前堆积如山的奏折上。他时而眉头紧蹙,陷入沉思,时而奋笔疾书,尽显一国之君的勤勉与担当。
就在此时,一名信使匆匆赶来,呈上了太上皇李世民从江南送来的平安信。李承乾急忙接过,展开信纸,那熟悉而豪迈的字迹跃入眼帘。
信中写道:“高明吾儿,朕于江南,见此地山川秀丽,民富物丰。大唐盛世之景,如繁花盛放,四海皆颂。朕一路所行,闻百姓皆赞吾儿之贤能,理政有方,国势昌盛。然治国之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以仁德为本,以法治为辅,广纳贤才,励精图治。望吾儿不忘初心,以天下苍生为念,使大唐之辉煌永载史册。朕身虽在江南,心常系朝堂,愿吾儿顺遂安康,江山永固。”
李承乾读罢,脸上绽放出如春日暖阳般温暖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思念交织的光芒,嘴里喃喃道:“父亲安好,儿便心安。父亲之教诲,儿定铭记于心。”
正沉浸在喜悦之中,吴公公前来奏报:“陛下,皇后娘娘请陛下到蓬莱殿用晚膳。”
李承乾微微点头,说道:“告诉皇后我马上就去。”
说罢,他放下手中奏折,整了整衣冠,起身向蓬莱殿走去。
刚跨入蓬莱殿的大门,李承乾最宠爱的女儿,11岁的李知韵如欢快的小鹿般冲在了最前面,嘴里甜甜地喊着:“阿耶阿耶!”
李承乾脸上洋溢着慈爱的笑容,一把抱起女儿,在她粉嫩的小脸上亲了一口,说道:“我的小韵儿,今日可有调皮捣蛋?”
李知韵咯咯直笑,说道:“阿耶,我可乖啦,还帮着母后做了好多事呢!我给母后摘了好多漂亮的花,把宫殿都装点得美美的。”
此时,22岁的太子李象带着两个弟弟,14岁的李厥和12岁的李悘也走到前来,恭恭敬敬地给李承乾见礼:“见过阿耶!”
李承乾摸了摸李象的肩膀,眼中满是期许与庄重,说道:“象儿,你身为太子,当知肩上责任重大。如今大唐盛世,看似安宁,实则内中藏有诸多挑战。为父望你能有广阔的视野,高远的志向。治国安邦,非一人之力可为,需凝聚群臣之心,广纳百家之言。当以民为本,知民生之苦乐,方能施政有道。且需注重军事,强兵卫国,以防外患。再者,文化之传承与发展亦不可忽视,兴教育,育人才,方能使大唐之文明源远流长。切不可因一时之安而忘忧,当居安思危,不断进取,为大唐之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李象神色肃穆,认真聆听,而后答道:“阿耶之教诲,儿铭记在心。儿定当不懈努力,学贯古今,博采众长,不负阿耶与大唐之期望。”
李承乾又看向李厥,笑着说:“厥儿,你的武艺练得如何?男子汉当有保家卫国之能,需勤加练习,不可偷懒。”
李厥自信满满地回答:“阿耶,我近日又学了新的招式,还与教头切磋,进步颇大。我定要练就一身绝世武艺,为大唐征战沙场,扬我国威!”
李承乾拍了拍李悘的脑袋,打趣道:“悘儿,你可别只顾着玩耍,功课也不能落下。”
李悘乖巧地点点头:“阿耶,我知道啦。我在书房读书可认真了,先生还夸我聪慧呢。”
李承乾微笑着点点头,一同步入大殿内。
此时,皇后苏氏带着五位嫔妃:房氏、裴氏和抱着孩子的徐氏、萧氏、王氏早已在此等候。她们齐齐向李承乾行礼:“臣妾见过陛下。”
李承乾朗声道:“免礼。”笑着对苏氏说:“皇后开宴吧,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