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大唐储君自在飞花1免费阅读 > 第79章 未雨绸缪(第1页)

第79章 未雨绸缪(第1页)

接着,李佑说道:“儿臣祝父皇心想事成,此次平叛大捷。”

李世民微微叹气,目光中透着忧虑:“西突厥叛乱,扰我边境,朕心甚忧。那烽火连天,百姓受苦,实乃朕之罪过。”

李承乾忙道:“父皇莫忧,儿臣等必全力协助,定能平乱。我大唐雄师,定当扫平敌寇,还边境以安宁。”

其他皇子也纷纷表示愿为大唐出力,言辞恳切,神情激昂。

一番交流后,话题又转到了庭州战事。

李泰说道:“不知前线战况如何,儿臣着实牵挂。每念及此,夜不能寐,只盼能早日传来捷报。”

李世民沉声道:“朕已部署妥当,只盼将士们奋勇杀敌,早日凯旋。他们皆是大唐的英勇儿郎,定能不辱使命。”

此后月余,吐谷浑、新罗、高丽、百济都派遣使者前来朝廷进献贡品。这日,阳光洒在大明宫的金瓦朱墙上,熠熠生辉,宛如一层金色的薄纱。李承乾身着华丽的太子礼服,立于含元殿前,准备接待各国使者。

含元殿前,红毯铺地,乐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大唐的繁荣昌盛。大唐的仪仗队威风凛凛,旌旗飘扬,那鲜艳的旗帜在微风中舞动,好似天边的云霞。各国使者身着各自的特色服饰,色彩斑斓,在引导官的引领下,依次步入殿前。他们的步伐或轻盈,或沉稳,眼中满是对大唐的敬畏与尊崇。

李承乾面带微笑,仪态端庄,朗声道:“诸位远来辛苦,大唐以礼相待,望尔等能感受我朝之盛情。”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在殿前回荡。

吐谷浑使者率先上前,恭敬行礼道:“大唐盛世,威震四方。我吐谷浑愿永为大唐藩属,岁岁来朝,进献珍宝。”他的语气谦卑,脸上满是诚挚。

李承乾微微点头,说道:“大唐愿与吐谷浑友好相处,共享太平。只要吐谷浑一心向唐,大唐自当庇佑。”

新罗使者接着道:“我新罗仰慕大唐文化,此次带来特产珍宝,以表敬意。”他的目光中透着向往与钦佩。

李承乾回应道:“新罗与大唐情谊深厚,望今后交流更密,相互学习,共促繁荣。”

高丽和百济的使者也纷纷表达了对大唐的尊崇和友好,言语之间,尽显对大唐的敬仰。

接待仪式结束后,李承乾对各国使者谆谆教诲:“大唐以和为贵,但也绝不允许任何侵犯。尔等归国后,当劝诫国君,与大唐友好往来,共促繁荣。如有背信弃义之举,大唐雄师必当征伐。”

使者们皆恭敬应诺,神色惶恐而又坚定。

二月中的一天,长安的街头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信使一路高呼:“庭州大捷!”那声音响彻云霄,犹如惊雷一般。

长安百姓一边为信使让路,一边欢欣鼓舞地议论着。

“听闻我大唐军队在庭州打了大胜仗,真是太好了!”一位老者捋着胡须,脸上洋溢着喜悦。

“是啊,咱大唐的将士们就是英勇,定能保我边疆安宁。”一个年轻人兴奋地说道,眼中满是自豪。

“希望早日平定叛乱,让咱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一位妇人双手合十,祈祷着。

信使在宫中侍卫的带领下,快马进入两仪殿。太子李承乾接过信使递上的奏报,一看原来是安西都护柴哲威发来的:梁建方、契苾何力在牢山大捷,击败西突厥处月部朱邪孤注,高德逸追击并俘虏孤注,斩首九千人。

李承乾大喜,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连忙让信使下去领赏、休息,自己拿着奏章直奔甘露殿。

此时李世民正闲情逸致地坐着喝茶,牢山大捷的消息他先于两日,就从百骑司所派出的斥候那里得到了。所以并未像嫡长子那样兴奋。

李承乾匆匆赶来,行礼后说道:“父皇,庭州大捷,梁建方、契苾何力等将军英勇善战,大败敌军。”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与激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