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清穿之嫡长子 > 第273章(第2页)

第273章(第2页)

热衷于与老四反着来的老九也咧嘴笑着接话道。

听到胤禟的话,除了小十六以及坐在太子爷跟前的小十五外,其余去过十八世纪的皇子们全都跟着笑出了声。

看着兄弟们这高兴的模样,老十二就像是跳到瓜田里却不能吃瓜的猹,不由急声询问道:

“弘昼是谁啊?也是四哥的儿子吗?”

跟在胤祹旁边的老十四瞥了他脸红的仿佛脑袋上马上要冒白烟的四哥,悠悠道:

“十二哥,弘昼那孩子是四哥的五儿子,这孩子的爱好有些别致,闲来无事喜欢在府邸里办葬礼,看着别人给他哭丧。”

“啊——这!”

从小被心平气和、长寿的苏麻喇姑养大,年纪轻轻就与自己亲生额娘定贵人一样乐于琢磨养生之道的老十二完全理解不了自己这个名为“弘昼”的侄子的奇葩爱好,不禁尴尬的笑了笑。

老四整个人都麻了,闭了闭眼,耳朵根子都变得红彤彤的,在迎面夏风的吹拂下,深深觉得他有些儿子还是不生为好,即使生出来了也是变着法子气他的!

第99章京郊旗人

待康熙一行人到达皇庄上时,已经是申时初了。

太阳缩进了云彩里,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麦香味,康熙领着一大群人在几个管事与农户官的簇拥下直奔试验田中看收成。

试验田的地头处都树立着一个个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甲乙丙丁等对照组。

皮肤呈现古铜色的中年农事官边指着各个木牌,边对着康熙一大群人有些忐忑地恭敬道:

“万岁爷,这甲(一)与甲(二)两块田中的麦子是用的去年留下来的高产小麦的麦种,去年亩产量达到了近八百斤,今年虽然比去年少了一百斤左右,可它抗倒伏、抗虫害的优点还是保留着的。”

康熙闻言摩挲了一下玉扳指,想起他在后世种子公司买种子时那总经理对他说的话,就忍不住叹气道:

“这高产麦种就是此特性,第一代种子产量是最高的,往往到第二代、第三代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大清幅员辽阔,朕不可能希冀着那一撮子高产麦种就让大清子民们吃饱饭的,你们得想办法用这高产小麦与咱们本土的小麦杂交改良,提升咱们本土的小麦产量才是硬道理。”

听到皇帝这话,农事官高高悬在嗓子眼处的一颗心也瞬间落回到了肚子里,这年头麦穗大一圈说不准就能填饱一个小娃娃的肚子,好种子实在是太重要了!

去年万岁爷派人往庄子上送来的一堆各种各样的高产种子,可把他们这些种田的人给欣喜坏了,恨不得把每一粒种子都当成祖宗一样精心照料,眼看着今年高产种子减产,可是把他们折磨的日日夜夜食不知味、夜不安寝啊,既怕万岁爷怪罪,又着实心疼那损失的产量。

如今听到这话,农事官心中沉重的包袱才算去掉,又立马指着其他几块试验田一一介绍道:

“万岁爷,这地头处标‘乙’的牌子就是我们用本土麦种与高产麦种杂交出来的第一代小麦,虽然还没有来得及收割麦子,但乙地的麦子长得要比丙地中本土的麦子长得好,微臣估摸着等过几日收割下来,称重后产量也会往上增加个一百多斤。”

“好!这才是你们努力要提升的点,种子就是得一代代更新换下来,直到把最好的麦种改良出来,那时朝廷才能靠着这优质的麦种填满百姓们的饭碗。”

终于听到自己想听的话了,看着面前长势喜人的试验田,康熙也不由笑着赞叹了一句。

得到帝王鼓励的农事官脸色都激动的泛红了,又一鼓作气将后面的话言简意赅地说了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