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祈涵随后又吩咐了几句之后这才起身回了寝殿,而她刚踏入不久,就看见梅心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让她前去迎接旨意。
前来宣诏的是神皇跟前的红人瑞公公,见杨祈涵到来之后瑞公公便开口叫杨祈涵接旨。
“门下:朕获承天序,钦若前训,用建藩辅,以明亲贤,斯古先哲王之令典也。杨家六郎祈涵,孝友宽厚,温文肃敬,行有枝叶,道无缁磷。践君子之中庸,究贤人之义理,情惟乐善,志不近名。慕间平之令德,希曾闵之至行,宜分建茅土,卫我邦家,叶於展亲,永固磐石。是用举其成命,锡以徽章。可封南阳郡王,宜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臣接旨,谢陛下。”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同喜,同喜,有劳瑞公公。”
瑞公公已然宣诏,便没有继续在留下的意愿,他还得回宫复命。至于公主府内的那拨人此时也是欣喜的,自家驸马封了爵位还是郡王爵,这要是说出去还不是一件美事。
“府内诸人各赏三贯,绢六匹。”杨祈涵此时也是被这道封王诏令给弄得发愣,若不是听到身旁人高喊恭喜,她一时半会也是回不了神的。毕竟,她可从未看到文献资料内有人因为驸马而被册封为郡王的。
“谢王爷。”
杨祈涵受封郡王这是一件喜事,即便大部分人以为自己不过只是沾了安定公主的光,可她自己也并非毫无政绩,只是单论政绩她的确无法受封郡王爵位,归根结底,她的确是沾了安定公主的光。
依照律法凡受封王爵皆由工部督造郡王府,只是到了杨祈涵这儿却是上了一道奏疏,说是期与李思共住公主府,至于那郡王府便不用了。神皇见此只好作罢,赐下其余物件以示褒奖。
如今杨祈涵身有爵位,公主府内诸人也是一一改口称呼王爷,至于驸马二字倒只是私底下时因习惯使然并未更改。
杨祈涵虽说晋升郡王,只是她的官职依旧为礼部侍郎并未变迁,这该她做的事情依旧是她的,不过好在近日并无皇亲娶亲嫁女,以至礼部事务并不忙碌,每每都有三四日闲暇的无聊一个个都去翻阅书籍。
天授元年十月,改并州文水县为武兴县,依照汉朝丰、沛旧例,百姓子孙世代免除徭役。
薛怀义自上次接二连三被人阻拦暴打,以至如今行事低调,甚少在街路之上策马扬鞭,只是即便薛怀义如今行事低调,洛阳百姓只要远远地瞧见有一群和尚骑马过来便会惊恐不已,生怕躲避不及时就会被和尚打的头破血流。
杨祈涵也因这厮近来行事低调,并未引起官民愤恨而就此停下手中安排。
时光流逝,转眼便是天授二年,圣神皇帝武则天亲自祭祀明堂,改唐太庙为享德庙。
六月,命令岑长倩,杨祈玹率领诸军讨伐吐蕃。左肃政御史大夫格辅元为地官尚书,和鸾台侍郎乐思晦都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七月,迁徙关内雍州、同州等七州数十万户以充实洛阳。分京兆地方而设置鼎、稷、鸿、宜四州。尚书欧阳通主持纳言事。
九月,傅游艺下狱而死。右羽林卫大将军、建昌王武攸宁为纳言,洛州司马狄仁杰为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自隋便有科举制度,朝堂人才一部分来源于此,只是大部分才学不错,品性不足,以致朝中职务悬空,神皇便下令朝堂之人让他们自我举荐。
狄仁杰由由洛州司马升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神皇召狄仁杰入宫,便直言问道:“你在汝南为官时有良好的政绩,但却有人在中伤你,你可知道是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