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酒水供销合同范本 > 第35章 人畜争风(第1页)

第35章 人畜争风(第1页)

常言道:“三年好杖子。”意思是家中那由柳条编织而成的篱笆墙,使用几年后便需要重新更换一番了。

这不,眼看着家里的篱笆墙逐渐破旧,母亲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然地决定改砌一道草筏子墙。

说干就干,母亲赶忙找来几位帮工。大家齐心协力,手持着筏子锹,前往位于永久李家屯的草地筏子场开始挖掘工作。

众人埋头苦干,不一会儿功夫,便挖出了数量众多的筏子。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能够顺利挖到这么多筏子,还多亏了老姨夫从中帮忙协调,着实让我们省了不少力气。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大量的筏子该如何运输回家呢?答案自然是借助供销社强大的运输力量啦!而负责驾驶运输车辆的不是别人,正是李伟——那位与我交情匪浅的供销社司机师傅。

当得知要为我家运输这些筏子时,他二话不说便应承下来。因为之前的多次接触和合作,我俩之间的关系愈发亲密无间、坚如磐石。

如今,就算是新来的领导想要阻止李伟帮我运输这些筏子,恐怕也是徒劳无功啊!毕竟,我们之间的情谊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撼动得了的。

李伟不辞辛劳地来来回回跑了许多趟之后,终于将筏子成功地拉了回来。

那些前来帮忙的人们在酒足饭饱之后,便心满意足地相继离去了。

此时,只剩下我、李伟以及其他家人,我们这才在屋里的炕上放置了一张桌子,开始尽情享受饮酒作乐的时光。

正当大家喝得兴致勃勃的时候,古英志带着他的两个弟弟突然闯了进来。

然而,面对他们的不期而至,我并未表现出丝毫的热情,更没有邀请他们一同坐下喝酒。毕竟,这次聚会本就是属于自家人之间的小酌时刻。

原来,古英志此番前来是有求于李伟。他希望李伟能够出动车辆,帮助他们将自家的筏子也拉回来。

听到这个请求后,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惊讶之情。这古英志未免也太过异想天开了吧!

要知道,即便他身为供销社的职工,但李伟又怎会轻易就答应为他效劳呢?

更何况,古英志根本算不上供销社的员工,他不过是和附近的生产队有些许关系罢了。

如此一来,李伟究竟能凭借什么理由去为他出车办事呢?实在令人费解啊!

然而古英志就是这样一个深谙厚黑之道的人,对于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总是不择手段地去追求。

他深知人性中的弱点,尤其是当面对他人的请求时,很多人往往因为面子问题或者不忍心拒绝而选择妥协。

所以,他就会不遗余力地向对方苦苦哀求,直到对方实在难以招架,不好意思再开口拒绝为止,这时他便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不过,如果仅仅将其行为归结于个人的原因,或许有些过于牵强了。

我暗自猜测,恐怕在这背后,少不了老古太太和古老四的教唆与怂恿。

他们也许知道这件事情本就不太可能办成,但出于某种利益或者其他考虑,硬是逼迫着古英志去做那些明知不可为却又不得不为之的事情。

此刻的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说实话,我内心并不想答应这个要求,但又碍于各种因素无法直接说出“不行”两个字。

于是,我默默地将决定权交到了李伟手中,满心期望着他能够站出来果断地表示拒绝。

毕竟,如果连我都点头同意了,那么以李伟一贯顺从我的性格,他肯定也会毫不犹豫地跟着应承下来。

可是这样一来,对于供销社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同时我们作为相关责任人,也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

李伟果然拒绝了对方的提议,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古英志等一行人并没有流露出明显的失望之色。

相反,他们一个个都安静地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李伟阐述拒绝的理由,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一群认真听讲的小学生一般。

这便是古家人一直以来所秉持的独特风格和处世态度:对于任何事情,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得到肯定或是遭到拒绝,他们都会以一种平和而坦然的心态去面对。

因为在他们看来,世间万物皆有其发展规律,行与不行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无需过度纠结或执着于一时的得失。

这种豁达与从容使得古家人在复杂多变的世事面前始终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够在漫长的岁月中历经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并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备受尊敬的家族。

当我家那筏子被成功地运输回来之后,母亲赶忙前往生产队,经过一番交涉和争取,最终从队里要来了两名经验丰富的劳力。

其中一人名叫许春芳,就是那个会毛笔字的富农,他身材一般,皮肤稍黑,双臂粗壮有力;而另一人则叫做郜连奇,就是老婶的新大伯子,他个头稍矮一些,但却十分敦实,肌肉线条分明。

这两位得力干将来到我家后,二话不说便开始动手垒起筏子墙来。只见他们熟练地搬起一块块筏子等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堆砌起来。

许春芳负责搬运较重的筏子块,每一次都稳稳地将其放置到位;郜连奇则细心地用泥土填补着缝隙,并确保墙体的平整与稳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