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司主府,刚刚走进府里,温母温父便急忙出来接着温如锦。嘘寒问暖,好不关心。温如锦看着两个老人,心中闪过一丝暖意。
“好了,爹、娘,我这不是没有事么。”温如锦安慰把两个老人安慰好,便打发两个老人让他们回去早点睡觉。
将温母温父送回卧室,温如锦也走回自己的房间。将蜡烛点上,房间的房门也谨慎的关了起来。坐到桌子前,温如锦这才将刚刚在宫里小太监塞给她的信件拿出来。
信封的封面上面没有任何字样,神秘的让温如锦好奇里面的信件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在满满的好奇心中,温如锦拆开信封,将里面的信纸打开,温如锦一行行的看着信纸上面的内容。
当温如锦看完信件后,脸上的神情变的阴沉起来。
想到今天在宫里,百里臣的身份被公布,现在又是下一任萧国皇帝。而另一边,一隐不知道现在在哪个地方盯着自己。当初温如锦决定考试做官,就是为了防着一隐。但是现在,自己已经完全暴露在一隐的目光中了。
不管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温如锦都没有再继续再在萧国待下去的必要了。想到这里,温如锦又不得不考虑温母和温父两个人的意见。
两个老人都是土生土长的萧国百姓,而且老一辈的都讲究落叶归根。若是提出要他们跟着自己回靖国,肯定是不会跟自己回去的。但是若将两个人孤零零的留在萧国,她也不会放心的。思前想后,温如锦想到了一个人。
就在萧国朝廷中局势巨变前夕,靖国也开始埋下了日后逼宫的祸端。
当龙凌喝的酩酊大醉,酒楼老板不放心他一个人回去,派一个店小二送他回将军府的路上,龙凌被一群人悄无声息的带走了………
第二日,温如锦派人去施府找可儿。然而还没有等到可儿的消息,温如锦便被宫里来的太监领进了宫里。
也就是这次的擦肩而过,造成了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的恶果。
一路跟着太监来到御书房,此时坐在御书房里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百里臣。
温如锦走进御书房里,恭敬的对百里臣行了一礼君臣之礼:“微臣拜见皇上。”
百里臣听到是温如锦的声音,这才从成堆的奏折中抬出头来。
“如锦,你过来了。”
百里臣眼眶略微发黑,隆基帝驾崩,他身为皇位继承人应该异常忙碌,看样子,昨晚应该是没有睡好觉。
百里臣站起来,还没等说下一句话,就被一直站在房间里的另一个大臣抢了话去:“温司主,现在新朝未定,而且根据二皇子来看,他肯定不会轻易罢手。现在新皇羽翼虽丰,可是对于二皇子这么多年在朝中去如势中天的势头,新皇可能并非是二皇子的对手。”
听到这里,温如锦心中已经明了对方接下来要说的话,轻笑一声,温如锦说道:“那么,刘大人您是站在哪一方的人呢?”
“当然是新皇这边。”刘大人想也没想就说道。
温如锦闻言,目光看向刘大人:“既然刘大人可以在新皇和二皇子两个人中选择新皇,刘大人怎么不知别人也有会站在新皇这边的。”
听到温如锦的话,刘大人认真思索了一番:“话虽这么说,可是谁有知道,在朝中谁是真心为新皇做事的呢?”
“这就要看新皇审人认人的能力。”温如锦说道。
“那温司主,决定在武官中,谁可以委以重任?”刘大人再次问向温如锦。
温如锦着实的仔细想了想,要说道值得信任的武将,但是有两个。一个是振武将军隋续盖,还有一个就是顾衡之。虽然自己和顾衡之之间没有太好的关系,但是这不能磨灭顾衡之在疆场上的战绩。
“微臣认为,振武将军隋续盖和顾衡之大将军可用。”温如锦认真想了片刻,这才说道。
然而听到温如锦提出的这两个人。刘大人不赞同的摇摇头:“温司主,这振武将军隋续盖尚且可以,但是这顾衡之……”刘大人摇了摇头:“顾衡之是永平公主的驸马,这永平公主和二皇子的关系向来交好。顾衡之身为驸马,怎么也会选择和二皇子为伍?”
“着也不一定。顾衡之虽为驸马。但是也别忘了,当初他和永平公主是怎么到一起的。而且这么多年,永平公主没有给顾衡之孕育一儿半女,很难说,他们的婚姻有没有隔阂。”
“就算有隔阂,那也是夫妻间的事。在这种局势下,当然是夫妻站在一起的时候。”
温如锦不赞同刘大人的看法,刘大人也不同意温如锦的想法。一时间,两个人谁也不赞同对方的说话,当场便商讨起来。
被两个人晾晒在一旁的百里臣,干咳了两声,告诉他们自己也在场,让他们都暂且停下来争执的声音。
“两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可是现在要做的,是要百分之百确保谁会站在朕的立场。”百里臣虽然不想在温如锦面前摆皇上的架子,可是按照两个人继续吵下去的态势,只能自己出声才能制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