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温如锦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的司主府。也忘记了百里臣到底和自己说了些什么,或者,本来就什么都没说。
过了年关后的第一天,温如锦便亲自去了衙门,把万澄碧的冤情直接递给了城尹手中。剩下的事,就看城尹的事了。
如往常一样下朝回家,却没想到会遇到顾衡之。
“顾将军。”在萧国的满朝文武中,温如锦恐怕是唯一一个见顾衡之是“顾将军”而不是“驸马”。然而也恰恰正是因为这个称呼,让顾衡之对温如锦的印象更加深刻。也让顾衡之对温如锦有了想更加深入的了解。
顾衡之看了看眼前的温如锦,又看了一眼一旁的百里臣。他发现,几乎每次下朝,温如锦身边都站着百里臣。善意的对百里臣笑了笑,却没想到被对方冷冷的瞪了一眼,直接无视了过去。
掩饰住自己的尴尬,顾衡之把目光转移到温如锦身上:“听说温大人最近管了一个人命案?”
温如锦挑眉,心里对顾衡之也警惕起来:“只是偶然遇到的,怎么,顾将军也对这种案件上了心?”
顾衡之不清楚温如锦为什么对自己如此不满,歉然一笑:“这倒不是,只是看温大人管理全国财政已经很操劳了,却还要插手人命案。”
顾衡之出身军旅,他本是怀着对温如锦的关心说的这番话,但是这番话,听到温如锦耳里,却更像是一种讽刺。
“哦?那顾将军今天又为何问起这桩案件?”温如锦反问了对方一句。
说罢,再也不看顾衡之一眼,转身便和百里臣直接离开。留下顾衡之自己迷茫的站在原地。
“你和顾将军之间有什么纠葛么?”
走出皇宫,百里臣和温如锦坐在去司主府的软轿里,想起刚刚在宫门口发生的事,百里臣问道。
被百里臣这么一问,温如锦怕被对方看出来什么,心虚的摇了摇头:“我和顾将军向来没有多大的交集,何来纠葛之说。”
见温如锦矢口否认,百里臣也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下去。
“要不要去衙门,看看你那个万澄碧的案子进行的怎么样了?”百里臣将话题转移到他处。
温如锦想了片刻,随即赞同的点点头,对车厢外的车夫吩咐到:“去衙门!”
温如锦他们的马车现在所处的位置,离衙门并不远。马车再行驶两条街,衙门的大门就已经出现在几个人眼前。
从马车上下来,衙门外守门的衙差见过两个人,也就没有通传,就让温如锦两个人直接进去了。
来到衙门的审讯堂,两个人没有进去,而是找了一个相对于偏僻的角落,看着堂里的发展。
果然,只见万澄碧正一身丧服跪在堂前,一旁跪着的,正是万澄碧一口咬定是杀父凶手的百年。
“大人,小的确实是冤枉的。”一旁的万年极力的在撇清自己的嫌疑。
坐在堂前的官员,看着跪在下面的两个人:“原告万澄碧,你可有证据证明被告就是现在跪在你身旁的被告百年么?”
万澄碧摇摇头,不过在对方问道自己的时候,万澄碧挺直了身板,说道:“回大人,民女没有证据。不过,百年曾经亲口说过,要杀了民女的父亲的!”
“我那只是一时气话!怎么可以当真!”一旁,百年不服气的反驳道。
“除了你,我爹和别人想来没有恩怨!”万澄碧同样不松口。
站在堂外的百里臣无奈的叹口气,摇摇头:“这件案子就是面圣,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这也算是一桩乌龙案吧。可是问题就出在万澄碧认定了百年是杀父凶手。”温如锦冷静的的分析道。
“你也知道是乌龙案,你还管这件事?”百里臣诧异的看向温如锦:“你是不是觉得司主的事太少,太闲?”
温如锦看着跪在堂里,争吵不休的两个人,痛心疾首的说道:“我若知道案情是这样,当初我才不会把她领回司主府。”
就在门外温如锦和百里臣讨论的时候,堂里响起了惊堂木的声音。温如锦见里面的官员一脸愁容,心里丝毫没有愧疚之意,对着一旁的百里臣说道:“看也看了,我们走吧。”
“你一点都不关心这个案子么?”百里臣疑惑道。
“我怎么关心?站在这里什么都不是更不是关心了。”温如锦扯着百里臣的袖子,两个人向停在衙门外的马车上走去。
“去城东万家药铺。”坐到马车里,温如锦吩咐道。
听着温如锦的吩咐,百里臣瞪大了双眼:“现在快中午了,你要去万家药铺?”
“怎么?中午的时候不能去万家药铺?”温如锦一脸莫名其妙的问向百里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