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宴会,也是分层次的。
例如这赏花宴,寻常人家的花园大差不差,无非是种点花花草草,各家再整几盆别家没种的花儿,就能请客人一起赏一赏了。
讲究一些的人家,例如锦城四大世家,都有自家的招牌花。
苏老夫人独爱梅花,后院种了一大片梅林,每年冬日,雪映红梅,霞蒸云蔚,苏家的赏梅宴真真是锦城一大盛景。
凤老太君喜爱菊花,不是将军府那种用来泡茶的菊花,凤王府的菊花是观赏品种,秋日赏菊,千姿百态,暗香盈袖,堪称一绝。
王老夫人出身江南,钟爱荷花。夏日里,王家一塘清水芙蓉,荷叶田田,清凉又美丽,是避暑纳凉的绝佳胜地。
墨王府与其他人家不一样,除了世子墨司渊和墨九性子冷清一些,整个墨王府从墨老太妃到墨司曜都偏爱华丽丽的审美,种的全是牡丹、芍药、桃花这类花色艳丽,雍容富贵的花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姜雪璃与墨王府审美一致,注定是要成为一家人的。
春日里,锦城花儿开的最好的地儿不是皇宫,是墨王府。
皇宫的御花园虽名头盛大,但相比墨王府来讲,御花园不仅面积小,种的花儿也过于规规矩矩,匠气太重。
阳春三月,墨王府百花盛开,争奇斗艳艳,而这会儿最值得观赏的是桃花。
三月,正值桃花全盛时期,墨王府后院成片成片的桃花如云似海,美得让人窒息。
人年纪大了,许是都喜欢看年轻鲜活的少年少女围在跟前,墨老太妃也不例外。
桃花林中,一片片鲜嫩清雅的衣裙时隐时现,扑蝶流扇的小姑娘,吟诗作画的少年郎,抚琴的佳人,吹箫应和的公子,羞羞怯怯,青青涩涩,着实是赏心悦目。
桃花林外,墨老太妃与苏老夫人交好,端坐于上首拉着家常,围坐在一起的贵妇人们谈笑逗趣,气氛和乐融融。
墨王府下的帖子都是相熟的人家,都是那几张熟面孔,都是那几句熟悉的恭维话。
但熟悉的配方,今儿的宴会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王老夫人似是不经意地提了一嘴:“渊哥儿今年得二十有三了吧?咱锦城虽说主张男子先立业再成家,渊哥儿这般风采出挑,却也不知道哪家姑娘有这福气入了世子的眼呢?”
这话当真是问到苏大夫人的心坎上了!
苏大夫人也顾不上辈分,插嘴道:“世子早到了成家的年纪却迟迟不肯成亲,臣妇斗胆问太妃一句,世子心下是否已经有了中意的姑娘?”
锦城谁人不知墨世子中意苏浅音?
苏大夫人的心思昭然若揭。
只不过嘛,此一时彼一时。
墨世子与苏家小姐许是前世姻缘未修好,今生总差了点缘分,从近些日子的情况来看,两人瞧着怕是要有缘无分了。
王老夫人心中却也是中意墨司渊。
他们王家当初瞧不上墨司曜,拿捏着不肯应下墨王府求娶王楚楚的口风,
如今墨司曜与姜家那小姑娘情投意合,每日出双入对比翼双飞,
她的楚楚乖宝却没个着落,整日郁郁寡欢黯然神伤,王老夫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憋着口气,一心想替王楚楚寻个更出色的如意郎君。
墨司渊就很合适。
王老夫人意有所指:“我瞧世子近来似是忙于公务,心思不在儿女之情上,世子大公无私,当真是我锦城百姓之福。不过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知太妃和王妃可有意为世子先把把关,看看谁家姑娘更适合与世子喜结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