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头疼的就是世民。
世民当年和长孙无忌交好,平日两人互相切磋各种技艺,慢慢的都有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不知道他自己结交了不少江湖豪杰,但是觉得不过是小孩子胡闹,便也没有当回事,直到那些人真的成功弄死了自己都觉得头疼的薛举。
但是世民有些激进,有时候很冲动,自从娶了无容之后,也不知无容用了什么手段把世民收拾的服服帖帖,无容是个温吞性子,很能中和世民的冲劲,世民做事便越来越稳当,一路解决雁门关之危,劝自己造反,长安之战的时候稳固士气一路前行,薛举之死上下手也算是狠辣,再后来,薛仁杲,宋金刚,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场场凶险,却未尝一败。
李渊很多次都在想,多亏了有这么个极有军事天赋的儿子,说起来,自己亲自上阵,估计都没有世民解决那各路反王来的妥当狠辣且干干净净。
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当年刘邦最后与韩信反目,作为帝王,都可以理解,并且自己也极为赞同最后刘邦和吕后的判断。
但是对于自己的儿子……还是不能以刘邦对韩信来做。
毕竟血浓于水。
但是如今……
若是自己再对世民如此信重,建成会不会多想?
如今自己健在,他们当然闹腾不出什么大毛病,但是如果自己不在了,建成会不会对世民下手?或者世民会不会不服气,造反?
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若是自己百年之后,他们手足相残,还不如把这种可能扼杀在摇篮里,或者自己亲自解决,至少自己知道个轻重。
要么废太子,要么远秦王。
至于是废太子,还是远秦王——
建成已经有了自己的处理政事的风格,宽和仁厚,以后绝对会是个贤明君王,如果天下平安,那么建成为帝,也没什么不好。
世民更多的在军事上的天赋,做个马上征战的将军最为合契,做个稳坐天下的君主……毕竟没怎么看过世民处理政事,也有杨勇和杨广的前车之鉴。
既然已经确定了建成没什么不好,就不要再赌一把,看看秦王是不是贤德。
李渊慢慢起身:“朕知道了。”
张婕妤也不知道自己说的有没有到位,但是看李渊既然没有直接生气,还思考了那么久,即便是自己劝的不到位,李渊只怕心里,也有了怀疑。
这样就够了。
她保持着哽咽的声音,恭声道:“陛下慢走。”
作者有话要说: 注1:这是个高人的分析,觉得李世民和李玄霸应该是双胞胎……anyway,反正这么写也差不多。
那个说什么“你死了,太子做皇帝我们还有好日子过,秦王做皇帝我们不就悲剧了?”的人没有记载是哪位妃嫔,我翻了翻,万贵妃有个李宽,应该不可能是她。如果是尹德妃,史官应该会说,但是史官没有说。
位分再往下,还能排的上号的是宇文昭仪……但是宇文昭仪的孩子似乎和李世民关系不错,干这么恶心的事情……算了。
还有诸多嫔,婕妤,美人和不知道是谁的淑妃贤妃,我找不到事迹,不敢胡乱栽赃……
算了,就栽在张婕妤头上(反正都被我黑成个白痴泼辣女了,多一件事也就多一件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