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边尘莫及是成语吗 > 第二十四章 星星之火下(第3页)

第二十四章 星星之火下(第3页)

“海阁,我问你一句,希望你别多想。”

黄海阁不明其意,不过出于对姚梦欣的敬服,点点头。说道:“党代表,你说吧,我还没这么没度量。”

“嗯。那就好。你说,你是*的人。你知道*员和*的人的区别吗?”

黄海阁挠挠头,目光转向陈大奎。陈大奎不知姚梦欣问话所指,没有理睬黄海阁。

黄海阁只好据实作答,说道:“*的人当然是*员,*员当然是*的人。作为党的人,行动听党的指挥,就算搭上性命,眼睛都不用眨一下。”

姚梦欣双手相击。道:“答得好,这样看来,你确实是*的人,你们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众人都是点点头,甚或有几个出声答道:“是。”

姚梦欣道:“那么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过在党旗宣誓吗?有的请举举手。”稀稀拉拉地有两三人犹犹豫豫地举起手,黄海阁觉得不举手,似乎对不起刚才那番言语。

扫视一圈,姚梦欣接着道:“好,那么我再问大家。*在哪里?听*指挥,为*效命,是对我?对陈队长?还是对刚才举手的几个?”

没想到姚梦欣会有如此一问。包括陈大奎都有些迷茫,场面一时静悄悄的。

说姚梦欣是*,当然没错,党代表不是*谁是?但陈大奎也是呀,黄海阁也认为自己是,

但反过来说*是姚梦欣,是陈大奎,是黄海阁就大有商榷的地方。

“攘外必先安内”,在特定场合下。的确是至理名言。姚梦欣似乎找到了工作突破口,但没有丝毫的欣喜。

“如果我。或者在场举手的同志都牺牲了,那我们的党在哪里?我们听谁的?”

姚梦欣接着一问。自己也借着问题快速整理思路。

姚梦欣不怀疑现有游击队员的忠诚,更不怀疑这些游击队员的牺牲精神,但思想统一,认识提高却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对党的理念的理解更是大问题。

黄海阁道:“党代表,你也别卖关子了,有话直说吧。”

“……我把我的经历告诉大家,一来是解答刚才大家对我的疑问,二来也是告诉大家,其实*的人和*员是有区别的,*的人是指认同*的理念,靠近*,积极加入*的人,从这点上来说,我们大家都是*的人。*员却必须是具有坚定的*信念,并不惜牺牲性命,并站立在*组织内的人。*由人组成,但不是一个人。就比如,我现在是党代表,但我牺牲了,哪怕在坐的举过手的都牺牲了,*仍然还在我们中间,为什么?唯一的原因是我们的信念还在,不会因为一个或几个党员代表的牺牲而迷失自己的方向,也就是说,*是一种信念,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追求。从这点上来说,我们距离*员的标准都还有一定的距离。”

姚梦欣有意停顿下来,让大家消化一下刚才说的话。

大伙听得似懂非懂,*的人和*员的区别倒是好理解,宣誓与不宣誓的区别,但什么信念呀追求呀和今天说的话题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知道姚梦欣还有话要说,大家都各自想着自己的理解,没有出言询问。

果然,姚梦欣接着道:“刚才海阁说,在自家里倒苦水没有用,我觉得,不是没有用,只是这是我以前没有意识到,是我的工作失误。

大家想一想,我们经历的这一些,我们愿意让这种事情发生在我们的亲人身上吗?我们愿意这些事情发生在与我们有类似家庭背景的人的身上吗?”

“当然不愿意。”

石垒梦和刘春琳不约而同地答应,声音高亢而尖丽。其他人等似乎受到感染,参差不齐而低沉地应和几声。

姚梦欣转头向俩人笑笑,说道:“当然不愿意,不愿意怎么办?那就要打破这种不公平,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打破旧的陋习,建立新的文明。

说国家,或许离我们太远而显得空洞。但过去和现在,我们看得见,摸得着。起码,我们得为我们的过去讨要一个说法,为我们,以及和我们一样的人们讨要一个公平。

这就是我们的信念,也是*的信念和追求。在这个意义上说,在家里倒到苦水,不是没有用,不是消磨我们的志气。恰恰相反,我认为,这能激发我们同仇敌忾的勇气和决心。如果我们能把我们的这种信念推及其他人,那我们就是真正的*人了。”(未完待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