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天龙八部珍珑棋局 > 第4章 一入赖姓烟云巷千寻五侠仙人顶(第2页)

第4章 一入赖姓烟云巷千寻五侠仙人顶(第2页)

天目山为江南宗教名山。东汉道教大宗张道陵在此修道,史称三十四洞天。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绝壁巍峙,奇峰耸立,山路险峻,摄人魂魄,东西二池,池水清洌,明洁如镜,可印人影,山水俱佳,果然不愧是苍天之目,大地之心。

赖芳领着贺子藏从西峰攀爬而上,一路上皆是天险栈道,狭窄得只容一人通过,贺子藏仰首向北望去,于飘渺烟云之中,隐隐见到城郭出没,乃是山间寺庙道观庵堂,贺子藏暗下寻思道:“如此登山,恐到达仙人顶之时,已是傍晚。”

转而又想起了师门亲授的绝妙轻功,便对赖芳说道:“赖姑娘,如此攀爬,到达峰顶之时,也已经晚矣,不如你抓紧我,我施展轻功,带你上山。”

赖芳听后欣然不已,连连拍手说道:“好啊,好啊!”

贺子藏拉着赖芳提气运功,脚步轻踏,腾跃而起,如灵燕一般,冲天而起,只片刻功夫,便已然抵达仙人顶。

赖芳将贺子藏引到一个水池旁,指着水池说道:“这便是洗眼池了。”

贺子藏立在洗眼池旁,将目光投入到天池之中,见池水清冽,澄澈如洗,不染纤尘,果然名不虚传。

贺子藏叹道:“这便是昭明太子洗眼明目的地方了,历经千年,风雨沧桑,旧物犹存,而故事里的人物已经不再了。”话音落处,竟然引起一缕淡淡的伤感。

说起那天目山“洗眼池”还有一段颇有意味的故事呢,南北朝时期南梁武帝之长子萧统,俗称昭明太子,字德施,聪慧灵敏,读书数行并下,过目不忘,才学出众。因葬母一事被宫监鲍邈诬陷,不能自明,遂与崔、张两丞游历天下名胜,后避世隐居于目山。

在西天目山他苦读分经,在东天目山他参禅修佛,先后分《金刚经》三十二节,编撰《文选》三十余卷。数年后,梁武帝尽释前嫌,遣人迎归。然一ri萧统在池中荡舟不慎落水,惊悸得病,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一岁,未及即位,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

相传萧统在分《金刚经》期间,因心血枯竭而导致双目失明,后取石池水洗眼,双目复明。天目山禅源寺西北昭明峰下完好地保存着旧时建筑太子庵、文选楼,庵侧有“洗眼池”等遗迹,太子庵皆已修葺一新。

见贺子藏伤感抒怀,赖芳劝慰道:“公子无需感怀,新旧更替,本就是万物规律,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千百年来能留得一名,享受庙祝香火,也只是寥寥数人。”

说完,又指着东北方向的一处府邸,说道:“那便是江浙五侠隐居的地方了。”

贺子藏将目光从池面移到了赖芳所指的方向,见浓密的丛林之中隐约可以看见一处府邸,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赖芳说道:“我们快走吧!”,说完,便拉着贺子藏往丛林深处走去。

贺子藏被赖芳拉着一起往前方跑去,两个人在林间奔跑,就像两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一样。

跑了好一阵,两人在一座错落有致的庭院前站住了脚步,指着门楹上的一块牌匾,欢快的说道:“公子快看,这里就是仙客居了。”

贺子藏朝赖芳手指的方向望去,见门的正zhongyang高悬着一块匾,上头写道:仙客居。

字迹斑驳,似乎有些年月了,然而,那字体笔画张弛有度,隐约透着一股英豪之气。

举头望着“仙客居”三个大字,贺子藏心中怅然,想道:“江浙五侠像是江湖之中响当当的人物,也曾豪气干云,志在天下,却遭遇挫折,隐居至此,这的确是武林侠道的一大损失。”

他又环顾这周围的山水景物,丛林夹道而生,鸟雀欢唱而嬉,令人心旷神怡,又想道:“江湖之中厮杀不断,能落个善终的又有几人,不为江湖俗事所累,隐居如此胜地,做个天外仙客,也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

“公子,你在想什么啊?我们快进去吧!”赖芳的轻轻的推了一下贺子藏,将他从遥无际涯的思绪里拉了出来,见门半掩着,赖芳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了,将门轻轻推来。

贺子藏这才回过神来,“哦”了一声,便被俩放推进了庭院之中。

两人来到庭院之中,站在石阶之上,见左边墙壁之上,斑驳陆离,刻写一些字。

&水,但见群鸥riri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其内容是唐时的大诗人杜甫的《客至》,此首诗作于诗人入蜀之初,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了。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吟作此诗。

那声音似乎隔着很远的距离,一字一句却,却听得非常清楚,锵然若鸣,贺子藏一听不禁凛然,心头一怔,想道:“此人好深的内力”。

正在思量之际,忽然两道寒芒飞起,带出两声清越激昂的剑鸣,宛如九天龙吟连绵不绝。同时两条人影冲天而起,皆快似闪电,却又轻灵如絮。

贺子藏循着响声方向看去,似乎是从院子外面的一片树林里传出来的,贺子藏拉着赖芳便往林子里奔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