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还不到他大腿的小人儿背着背篓牵着牛,边放牛边打猪草,就想着多干点活多懂事些就能换来读书的机会??????一转眼,长成了嘴角紧抿背着书篓来往于府城与村里的少年,那几年,虽分家单过,可家里日子因着长子念书家里又添丁,日子也没见转好,儿子越发沉默他是看在眼里,可地里的出息就那么点,他??????望着这段时间被晒得微黑却更显刚毅的儿子,苏长青眼眶发热,儿子终于长大成人了,他伸手拍着长子肩膀道:“日后的路,要靠你们夫妻两相互扶持着走了,爹没本事,能帮到你的只怕不会太多??????”苏志栋啪一下双膝跪地,道:“爹,这些年辛苦您了,儿子定不会让您和娘失望。”张氏捂嘴转头,苏婉和秦芸一左一右扶着她,留下杏儿左看右看不知所措。书房的气氛变得伤感,苏长青努力眨了眨眼望向窗外,道:“本来种蒜薹是我给村里人找的出路,有这份情在,村里人尤其是族里人不会对你要求太多,前几日婉婉说今后估计蒜薹买卖不会太好,我又有些担心,独木难支,能得宗族支持自然是好,可反过来,受宗族掣肘也不好??????”苏志栋起身道:“爹,放心,咱家在族中说不上话那是以前,现在,族里谁不看我脸色,至于您担心的事情,至少百年内不会出现。”话是如此,但苏长青还是担心,只是离别在即,他不想给长子过重的负担,便没再多言,转而问起日后村里种蒜薹可还有别的出路,也算未雨绸缪!苏志栋不想苏家村的兴衰荣辱担在他爹一人肩上,只道:“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就将利害关系说明,今年秋要不要种蒜薹看大家意愿。”没谁是傻的,到时候不知足亏了,那也是自己的事儿,不算他爹决策失误。苏长青也只得作罢,他正准备交代小儿子的事情,院里传来厉喝。“老三,出来!”小富即安与聚少离多老爷子本来在学堂给学生上课,起初看见小孙子时没当回事。可是,架不住小孙子花样多。安儿心中很是不忿,跑出门找人说理当然要找最权威的。本以为在窗口晃悠一下爷爷看见就出来了,结果,他都在窗口晃悠老半天了,爷爷硬是当没看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爷爷没看见,肯定是他不够显眼,因此,安儿一改偷偷摸摸的小动作,光明正大在窗外招手示意,见人还不出来,走到门口直勾勾盯着。老爷子这个气哟,那么大一个人在那张牙舞爪,惹得学生都没心思听课,这是要闹哪样?也幸好休息时间到了,他慢悠悠收拾完书桌踱步出门。“爷爷您老要给孙儿做主啊!”安儿扯着老爷子袖子一顿哭诉,见终于勾起爷爷的好奇心,重拳出击,道:“我爹娘不要我了想饿死我!”老爷子拿着书的手抖了三抖,想到老三两口的为人,质疑道:“你又干啥惹你爹生气了?”老三两口不是那是非不分的苛责人,若是小孙子没使坏,哪就能不要这儿子!就此看来,老爷子虽迟暮之年老眼昏花,但理智还是在的。安儿见自己在爷爷这里竟然没有信任,连忙举起手掌发誓,“天地良心,孙儿这段时间乖的不得了,就是我爹看不惯我嫉妒我??????”巴拉巴拉将方才书房发生的事一一道来,不过他知晓轻重,特意压低声音,说完复又大声讨伐:“爷爷您看,我爹就是这样,明明答应我去京城念书,眼看明儿就要出发他却变卦,还不给我生活费,我看就是想饿死我。”后面的话老爷子根本没入耳,他只听到儿子不让小孙子去京城琼林书院读书。这可不行,三孙子是二甲进士,小孙子若能再进一步??????这老三不让小孙子去琼林书院,岂不是掘老苏家的后路,他的状元孙子可不能在儿子手里毁了。遂,手中的书都顾不得上放,老爷子直接雄赳赳气昂昂来三儿子家,一进院子就喊人,可谓是真来者不善!听到老爷子气呼呼的声音,苏长青咬后槽牙,气道:“这臭小子还知道找帮手!”嘴上是如此说,脚步却是一点都不慢,连带张氏、苏志栋夫妻、苏婉杏儿都跟着一道出书房。老爷子也不进通堂,就气呼呼站在院子中间死瞪三儿子。苏长青小跑上前扶人,笑着解释,“爹,我没苛责安儿,就想着他的事都是小事放最后说,毕竟志栋和阿芸头次当家做主,儿子不放心多交代几句。”老爷子不吃这套,甩手道:“那你不让安儿去京城读书是个啥意思,来,跟我说道说道。”见老爷子不依不饶,苏长青背着人给小儿子呲牙。安儿才不管,得意一笑,仰着头用鼻孔看人。“爹,您误会了,我就试试安儿心志坚定不坚定,若是现在坚持跟着志栋两口去京城,那就得必须考入琼林书院,入琼林书院后也不能喊苦喊累,不然明儿志栋两口将人带去京城,吃不了那苦后儿又颠颠自己跑回来,这不是丢脸么!”安儿目瞪口呆,哪、哪里就是这样啊,爹明明就是不想让他去,心里腹诽:奸诈!老爷子却缓了神色,不过嘴上依然为小孙子开脱,“安儿不是那样的人,他以后可是要给咱家考状元的!”啊!!!!!!苏婉等人是惊讶,安儿却是直接跌破眼球,他,他哪里就是考状元的料了,去琼林书院念书,以后会试成绩不比大哥差若是殿试还能再进几名就不错了,哪就能考中状元哟,爷爷也太看得起他了!“爹,您??????”看着笃定的老爷子,苏长青都不知如何劝说。老爷子却胸有成竹道:“这科举有科举的门道,志栋已经是二甲,安儿日后肯定也是进士,一门双进士,还是寒门,想必圣上也乐见其成!”“志栋当年是没条件,安儿年岁还小,现在就去京城求学,夯实基础与京城的学子好好交流,殿试再加把劲儿,圣上肯定想一门双进士的佳话更好听,那必点安儿为状元郎。”寒门双进士,兄长二甲名次靠前,弟弟直接一甲头名,百年都未必能一见的科举喜事,得多鼓舞天下学子的心呐,圣上岂能不促成!老爷子美滋滋地想,临走前还不忘补充道:“别忘了科举若是两卷不相上下,优先取寒门子弟!”听老爷子这一通念叨,就连苏婉这自诩见多识广之人都觉得,自家弟弟的状元位置稳了!毕竟皇帝也想科举的正向舆论宣传效果达到最佳!不然,为什么做皇帝的总热衷于给状元赐婚,赐得还是公主,这不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最佳写照!状元与公主,这个时代最浪漫的爱情,对一个男人而言,考中状元就是功成名就,尚了公主娇妻在侧,可谓真真人生赢家,这等诱惑力,试问谁能扛得住?因此,在老爷子看来,小孙子考中状元的几率很大。不过,苏长青却觉得老爹上了年纪,脑子不大清醒了,小儿子能中进士就不错了,哪能奢望考进一甲,毕竟,现在的小儿子可不比当年长子勤奋好学。没见在府城上学,吃住都在外公家,下学不说好好写课业温书,就知道跟一帮狐朋狗友上街玩儿,小小年纪还吃起了酒。本来他打算睁只眼闭只眼,毕竟小儿子要去京城,日后回家的机会少,与同窗好友聚聚也没什么,可现在??????嘁,县官不如现管,儿子能告状让老爹压他,他咋就不能用老子的身份压儿子呢,再说,他这可是正经教儿。安儿还不知他将要面临什么,伸手得意洋洋道:“爹,我的生活费,爷爷可是说了,你不能虐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