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清平乐村居的出处 > 第239页(第1页)

第239页(第1页)

不过苏长青却是一派从容。村里种植蒜薹,可是他仔细合计慎重考虑过的,今年卖蒜薹是有些辛苦,但来年可就不一定了。他这些日子将家里事都撇给妻女,自己在外头跑,就是为了保证蒜苗抽薹期间不缺水不缺肥,确保蒜薹长势。只要长势好,到时候卖,即便赶不上兖州蒜薹的价,也不会太低,村里人就有得赚,日后,村里人也能靠种蒜薹多一笔进项。这厢忙得天昏地暗,倒是分散了注意力,当秦家派人来时,才察觉时间过得飞快,估摸着已经快要殿试了。会试得中秦府来的人是大管家闻声和王嬷嬷,同行的还有镖局的人。前者是来送消息,后者则是送镖。苏志栋在京城置办的东西托镖局送回昌平府苏家村,而镖局早就得到消息,因此选择与帝师府小姐的车架同一时间出发,因此两厢便宜之下一路同行。打点镖师送出门后,张氏、苏长青才招待秦府的人。事有轻重缓急,闻声和王嬷嬷也没觉得被怠慢,将主家交代的事一一道来。临走前王嬷嬷笑道:“家中若得闲,两位小姐去府上与小姐叙叙旧。”苏婉笑着答应,“成,待大哥的院子收拾的差不离了,我和妹妹去给师娘请安。”心中却在思忖,这话应该是王嬷嬷自作主张。现下为着大哥亲事,家里忙得很,师父师娘心里也清楚,而未来大嫂秦芸,迫于害羞不会主动开口。因此,定是王嬷嬷担心秦芸惶恐,想让她们姐妹去陪陪,开解一二。对于王嬷嬷的自作主张,闻声看了一眼便转移视线,回程的路上,王嬷嬷做了解释。她是想让小姐多了解一下苏家,毕竟小姐回京城一年多,与苏家关系有些疏离,成亲前能重回此前的亲近,成亲后小姐的日子能更自在些。王嬷嬷也没隐瞒自己的私心,回府后向夫人请罪。秦夫人倒也没多说,只告诫不可有下次,私下却是找女儿谈心。她现在一女两子,长女即将出嫁,幼儿在膝下亲自养护,送至京城的长子也已经进书院读书,生活如意,心境自然舒朗。来昌平六七年了,容颜不显衰色,竟是越发年轻。目光从女儿瓷白的脸颊游移到乌黑的发髻上,嗔责道:“在京城可好?你师兄经常来信,倒是你,只送了两回。”秦芸轻轻摸着幼弟白嫩光滑的脸蛋,按捺住想弹一弹捏一捏的冲动,笑道:“我在京城一切都好,若是不好早就给爹来信接我回来了。”看着在熟睡的幼子的脸上越发作怪的手,秦夫人笑着捏住,道:“跟娘说说,一年没见,娘想你想得紧。”秦芸钻进她娘怀里,嘟囔:“有了二弟,娘哪还有功夫想我啊!”秦夫人轻抚女儿脊背,笑言:“真是越长大越刁钻,娘和你爹给你去了多少信,你自己数数。”秦芸翻了个身,仰躺着说起京城的点滴。不过,她还真没啥不顺心的。虽爹娘不在身边,只有一个同胞弟弟,去年在家中族学今年还去了书院,见面的机会不多,但上有祖父母庇护,还有未婚夫时时关心,又不用操心府里人情往来,生活不要太滋润。与她相比,同府姐妹们的日子,可就没那么顺心了。于她而言,最糟心的莫过于姐妹之间的机锋。想到京城祖宅一大家子姐妹私下里勾心斗角,对外却装出个和睦样,心里很是羡慕未婚夫家姐妹一家亲。见内室只她们娘俩,秦芸低声道:“娘,你是不知道,八妹妹丢丑给祖父祖母丢了好大的脸。”秦夫人微微惊诧,京城府上的事,她只交代乳娘管好自家小院,其他两房的事无需多打听,若是二老有事可来信,因此,这几年关于府上的情形,越发不清楚。看女儿神色,些微恼怒,更多的是不屑不齿,放下心静听。秦芸自顾自道:“去年乡试,昌平府中举的人有三位同师兄一道参加今年春闱,师兄就邀请同住,祖父知晓后安排他们住在咱家的别院,那里距离琼林书院近,四人可以与琼林书院的举人结交切磋。”“也不知为何,府里下人传言祖父看中了那几位举人,府上未定亲的几位姐妹就急了,八妹妹竟在师兄带着三位同科拜访祖父时发难。”说到这里,秦芸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不怪她脸皮薄,而是八妹妹着实是失礼又狂妄。秦卿早就派婆子打听到消息,知晓几个泥腿子来府上,便派人盯着,只要人一出书房,她买通的下人就演一出指桑骂槐的戏码,定是让那些泥腿子无地自容,再不会应承亲事的。谁也没想到府上老太爷竟然惜才至此,派孙女婿追出去给三位同科送手书。这一送,苏志栋就当场撞见秦府下人借着说闲话讥讽同科的情景,当即将几人带到老爷子书房,言“卖弄口舌摆弄是非坏师父名声,请老太爷处罚下人为师父正名。”他将事由扯到师父秦家三爷身上,不会令外人想到与后宅儿女亲事有关,也是为秦府遮掩一二。秦老太爷脸色很是不好看,他于宦海沉浮迟日旷久,下人的这点小伎俩都不够看,当即让管家发卖小厮。虽然有孙女婿描补,但他依然亲自向昌平的三位举子道歉,这些人,因着三子、孙女婿已经与自家挂名,虽说现在只是举人,可莫欺少年穷,日后说不得都是重臣,只盼人能不放在心上,日后对秦府没芥蒂。那两个小厮虽未明说,但句句都是嘲讽,嘲讽他们这些昌平来的穷小子攀附帝师府,肖想成为帝师府的女婿云云??????三位举子又不是蠢蛋,只是心中恼怒,脸上又不能表现出来,被苏志栋重新请回书房时都是在憋气。见老太爷亲自赔罪,怒气去了大半,但一回别院就打听客栈,要搬出去住,苏志栋好说歹说才安抚好。这厢秦府内,都不等秦老太爷亲自查,秦卿得了消息,连忙去给祖母请罪。小厮虽然没开口的机会,但她做的事瞒不住,因此先下手为强主动认错,当然,她不会说是自己授意,而是将所有推给奶嬷嬷。秦老夫人处罚了几个下人,罚她抄经,没允许不得出院门。事后秦老爷子叹息孙女蠢!秦芸知晓后亦是暗自骂了一句“蠢货”,即便不愿意亲事找祖父母直说便是,何须那样羞辱人,还是举人。这些人即便春闱不中还有秋闱,说到底都是学识不差的读书人,谁能保证人日后为官不会成为封疆大吏内阁重臣。那样侮辱人,简直是蠢到没边了,还连带坏了家里名声。秦夫人听女儿絮叨亦是有些气闷,丈夫为人多好啊,在昌平的名声仅次于致远书院山长,连知府大人都比不上,结果被隔房庶出侄女坏了大半,真是不知所谓。不过她也是经营后宅多年的人,只听一耳朵就知晓其中关窍,府中传言老太爷看重昌平府的举子,说不得不是空穴来风,只是顾及女儿家名声,这些时对外的说辞罢了。轻声道:“你师兄没事吧!”秦芸嘟嘴,“他没事,就是我??????”“你两拌嘴啦?”秦夫人吃惊。见她娘神色,秦芸暗道不好,连忙解释:“没,就是我之前跟婉婉来信说过那事,现在不仅没成反倒??????”秦夫人气恼,指尖点着女儿额头道:“你呀,那些个糟心事哪就要拿出来说了,你跟婉婉关系好也没这样的。”“我这不是想跟婉婉打听打听,师兄只知晓人家境学业,哪知晓爹娘姐妹的心性,未来婆母的心性可是很重要的。”秦芸委屈,她是真心觉得未婚夫的同科有一位不错,年龄不大学识还好,听闻家里是地主。这样的人家自是不好与勋贵之家、宦官世家相比,但胜在清净,而且姐妹们嫁过去被婆家供着,日子多自在,比那后宅姨娘通房一大堆的世家子强了不知多少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