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核心,老辈人也讲、明了三节多一力,内外三合增一力等等,这力是怎么增加的?
不是肌肉多粗块头多大出来的,而是你自身运动机制本来就带着的,拳法通过科学的组织把它们释放出来了。
老辈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者没有西方科学的教育,不会用现代人理解的话把它讲出来。
心是怎么回事?你要是琢磨、思考就是后天的功能,这个咱们内家拳不用,使得越多越笨。
咱们是后天返先天,让你用那个不思而得的心。
为什么民国时几乎所有的形意拳大师都是农民出身?
知识分子没几个?因为知识分子大脑发达,后天用得太多了。
如果是学西方科学的,更加不可救药。
这人要是好琢磨事,就练不好形意拳。
大脑再发达,进了门都得当傻子,别没事瞎琢磨,越琢磨越离题万里。
电影《最后的武士》里,汤姆克鲁斯学剑不入门,小孩告诉他别想。这句话含金量很高。
别想,就是别用后天意识。但是还有一句,要顺着先天本能的萌动去练就对了。
这句话郭云深说过,也即所谓真意萌动。
形意拳最核心的本质,就是“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这句话。
懂了,功夫上了身,才算练对了。
不懂,当然谈不上功夫,就都在后天上磋磨自己。
记得赵道新说过一句话,某些拳法完全是自己和自己较劲,那咱们审视一下自己,如今练的是不是和自己较劲?
但凡是较劲的,就永远走不出体重量级的限制。
什么叫拳无拳?入门规矩肯定重要,等到拳法已经熟到不用走心,架子就不重要了。
也就是说,从形要进入到意,心意做主的层次。
而意无意,就是不走心,不琢磨,不在后天里。
无意之中有个真意,先天本能的萌动,通过拳法把它用在技击上。
老师和我说过一句话,两人动手,一方精神被笼罩了,干脆就别打了。
平时练太极拳,没有这个一气之鼓荡,就都是在后天上做体操。
当然,体操对身体也是有益的,但改变不了生命本质和自身气质。
练太极拳的人多,受益的反而少,就是没练到先天上,懂了先天身心立马改变,和佛道两家色身转变一样。
所谓顺中用逆,实为人先天之本能。
刚出生的小孩伸手够东西,越伸手自己越是往后走。
这话一开始还不大理解,后来于拳法中自己练到了,才明白老师始终告诫我们练拳要返先天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