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五行拳中,崩拳的打法其实很多,按步子有拗步崩、顺步崩、退步崩、崩等,根据手法又摞手崩拳、甩手崩拳。
至于崩拳速度力量怎么来的,可以看我下面这文章,这里不做多谈。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崩拳有那么多变化,为何唯独把半步崩拳提出来在五行拳中练呢?
仅仅是因为当年郭云深前辈靠这“半步崩拳打天下”的美名么?
据传闻当年郭云深前辈悟出这半步之法,是因为在监狱中脚上有脚镣,我搜了一下清代的脚镣大概是像下面那样的。
对这种戴着脚镣有个直观印象了,我们先不管前辈怎么练的,先回到问题上来。
半步崩拳的半步是什么意思?纯粹从外形上看,我们平时走路,一左一右互换着走,这一左一右互换下来其实是走了两步。
如果纯粹的前上一步,后跟一步,左右不互换,这种顺拐走法算一步。
所以半步即为:前足上前一步,后脚跟进一半距离,这种步子算半步。
不过要注意,半步和一步之间的关系不是距离远近关系,而是行走方式的区别。
脚上爆发力好的,半步出去也能比两步出去远。
传说当年郭云深前辈狱中因为戴着那种脚镣,练功开步不便,所以只能开一步,跟上半步,结果悟出了半步崩拳的打法,才有了半步崩拳打天下的美名。
不过估计郭云深前辈想不到,他这半步坑惨了一些后世的后学。
很多人练形意就奔着那半步崩拳去了,一天到晚练崩拳,开一步跟半步,呆头呆脑的一拳一拳往前顶,怎么瞅也不像能打天下的样子。
练了几年反而要速度没速度,要力量没力量,越练越呆,要说心里不怀疑,我是不相信的。
不过到底是没搞明白其中关窍,只能找怀疑自己是不是练功没有前辈刻苦?
是不是其中有内功?是不是有秘传?
安慰自己半天,又鼓起耐心日复一日,呆头呆脑的练着,希望日后能有武侠小说中一朝顿悟,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能耐。
要么就寄托于日后能有高人提点等等。
总之这么不明所以的练,再练上三十年,这崩拳也只能是王八拳也不如的。为什么呢?
各位别着急,知道半步是怎么个半步法。
我们回过头来看,崩拳的威力来的?
或者说形意拳怎么打才有威力。
这里简要的说一下,崩拳或者说整个形意拳的威力,来源于扑身纵向冲撞的惯性力量。
为了能使这种惯性力量更好的用在击打上,才有了拳架上工整、沉坠的要求,表现在步伐上是后脚蹬,前脚趟。
一代宗师尚云祥之女尚芝蓉半步崩拳
所谓手打三分足打七,形意拳力量的主力军来自脚下的蹬踩带动身体形成的惯性,这种力量占七分。
手上三分力顶多就是肩胯的拧动。要想手上打出重击,腰腿上的力量能才是关键。
形意拳也不例外,崩拳更是如此。
既然要形成惯性力量,腿上的爆发力很关键,爆发力强了,才蹬得远。
才有把身体这百来斤分量快速推送出去的能力,这样形成的惯性叫冲撞。
否则没有腿部爆发,那种身体整体前纵扑出的力量就是一个推力,又慢又没多少杀伤力。
过去形容一些前辈功夫好,都是都是一窜十来米远(并非一步,而是组合步法),一跃一人多高,都从侧面证明了前辈们身体素质的强健。
既然知道崩拳的威力来自于什么,那么问题就来了。
郭云深前辈没有悟出半步崩之前,那也是一个高手,身体素质支持个拳打三丈的距离不过份吧?
现在给这样一个大高手戴上脚镣,限制了移动。
过去步子一开,一身子一扑浑身的分量就压在拳头上了。
现在脚上戴着脚镣,步子蹬不远,身子扑出不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