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上那些字,就像是长了腿,不停的在她脑海乱窜。
而屋外将她的表情,尽收眼底的李嬷嬷还有什么不明白呢?
抬手摸了摸小柳儿的头,竖了个大拇指:
“小柳儿真能干!”
之后,宋同初日日纳闷,怎么每回那么巧,送来的信,都落到了小柳儿手上?
那小丫头,往日里都是规规矩矩的,怎么每次一拿到信。
什么也不问,见宋同初不接,立刻就要展开。
待她发现不对劲时,已经连续看了谢良辰十多封信。
“罢了,他好意思写,我还不敢看吗?我倒要看看他能坚持到几时。”
而且,自上次之后,他应该认为自己不会再看信了。
……
又过半月,陛下得到消息,江南水患之后,天气炎热,不少地方出现了瘟疫。
但好在,太子殿下应对及时,立刻发动手下在江南寻到了一队游医。
生生将瘟疫扼杀在了萌芽里。
这日早朝,南方的消息传来,君心大悦。
太子党见状,赶紧上前恭贺道:
“陛下,此次赈灾,因为太子殿下的英明决断,救了江南万民,听说现在民间都在歌颂,储君仁善,大乾万代无忧!”
眼见着圣上因为太子,越发的开怀,三皇子眉头轻皱,微微侧头。
他身后的心腹大臣,上前道:
“是啊,江南百姓高呼,殿下乃是天上的紫龙下凡,救万民于水火!”
此言一出,端坐在龙椅上的陛下,笑意果然慢慢收敛。
随后有朝臣,将江南后续,还需要下拨的赈灾银子,报了上去。
皇甫晔脸上的笑颜,全都不见了。
要知道,这次江南水患,几乎搬空了国库近三成,现在居然还不够?
在瘟疫爆出来之前,就有人弹劾太子在江南不作为。
百姓饿死无数,可赈灾的银子却如潮水一般,来去匆匆。
至于去了谁的口袋,就不得而知了。
可几天之后,皇帝陛下就彻底没了怀疑的心思。
因为太子在回程的船上遇刺,落入江水之中,不知所踪。
“找!把朕的太子找回来!否则,朕要整个江南一带官员陪葬!”
其后,命大理寺和吏部一起彻查太子遇刺案。
当六皇子一脸兴奋的把这个消息,告诉宋明澈时。
他眉头一皱,心道:
不对啊,太子不是死于瘟疫吗?
“明澈,真的是没想到,这几件事都被你说中了!”
“上次不是说,等太子的事得到印证,就可以让我见见那个高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