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卧室西北角挖出一个1米四x1米四见方的洞口,然后用空间的念力把这些土砂石都收到空间中。
接着,他切出一个深四米的深井,在深井下方开始向着四周开始收取土石方。
每当切割出一个3米见方的空间,王汉林便运用空间内的石块与石条,精心加固密室的支撑架构。
就这样一步一步地,他挖出了一个长6m、宽6m、高3m的正方形密室。
然后,王汉林用空间的念力把空间内的石材按照榫卯结构做出框架的链接,进行进一步的架构重建过程。
在这个空间内架构完成后,他开始准备从山上收取的大石块儿,切成一片一片的石板。
用石板和架构柱子进行榫卯的连接,正当他准备着手进行榫卯连接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防水措施尚未落实。
于是,他暂且搁置手中的活计,转而思索起防潮的对策来。
王汉林开始查找空间内可用的材料,在空间里还有一部分的水泥和很多的白石灰。
这些都是当年在小日子港口收来的,当时感觉以后会有用,就留了一部分!
他将白石灰小心翼翼地倾倒入东面石板与土壤间的缝隙,直至整个空腔被满满填充。
望着这一幕,他心中暗自思量,这防潮措施或许能发挥些微效用,怎么也比什么都不做好啊。
按照此类方法,王汉林把四个面和地面都完成了基本的防潮处理,做完后查看一下还有什么补足的地方没有!
最后,他把密室的顶部安装上石板后,这个密室的基本装修就完成了。
望着自己的杰作,王汉林心中涌起一股满足感。
尽管与专业水准尚有差距,但作为业余爱好者的他,能做成这样已属不易,自我感觉很是良好。
自我陶醉一会后,自己开始检查整个密室还有什么缺陷没有。
自己突然想到,这通风的问题没解决啊!
自己曾经听师傅说过古代古墓中通风都是石柱钻空内部,然后石柱泡上特制的药水。
这样蚊虫就不进入石柱内了,对人体还没有毒害!
自己先这样过几天问问师父这些药水怎么配,再解决通风的问题。
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个密室的入口,感觉到有些不妥,自己下来很方便,但是如果其他人下来就很麻烦了。
于是,王汉林开始把这个洞口下方扩大了,在这个洞口往下半米深的左右。
开始用石块儿建造了一个斜式的楼梯,这样上下的时候,就很方便了。
最后这个密室的门做成了滑块的模式,用三个人的力量就能把这个门口的石块滑向左侧。
这个密室也就最终建成了,做为家庭未来的家底放置的地方也就够用了。
王汉林将空间内金条取出一箱子大概有100根大黄鱼放在了密室的一角,同时还搬出了两箱大洋和四箱铜钱,也放在这个角落里。
这些铜钱未经分类,全部作为家族未来的传承之物。
又把从东方之珠总督和几位高官那里收进空间的珠宝钻石等名贵的东西都放出进了这个密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