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谷雨这天,什刹海的柳絮飘得比雪片子还密。
王汉林蹬着新改装的"无敌号"三轮车拐进西巷,在三轮车的后都上,红木躺椅在改装后的平板上用绳子紧紧的绑在车上。
随着石板路颠簸发出吱呀轻响,像是着急去目的地一样。
这辆加长版三轮车后斗支着折叠铁板,两侧鱼竿支架像船桨般伸展开,活似个水陆两栖的怪物。、
街道上的人们看着这个奇怪的三轮车大家都好奇的嘀咕着,这是什么新装备!
王汉林找到一个回水弯的地方,这里估计有大鱼,实际是这里比较肃静,没有那么多的人,空间中的鱼多大的都有,只是找个借口和方式把鱼洗干净而已!
回水湾的芦苇丛刚抽出新叶,王汉林卸车时惊起几只绿头鸭。
他先把弓子钢板支撑腿扎进泥地,又取下插在车把旁的竹骨油纸伞。
伞面上"劳动光荣"四个红字还是苗翠花用纺织颜料描的,说是防着突然变天。
"嘿,这机关匣子真绝了!"
汉林掀开车斗里带铰链的榆木板,二十四个桐木小格分装着铅坠、浮漂和蚯蚓罐。
最妙的要数中间暗格,拉开竟是台德国造气压计——这是前些天帮派出所送鱼和肉时,听说有这个找李副局长赏的。
为了这个东西答应好几件事!
王汉林把东西都收拾好了准备钓鱼时,从车上拿出一个铸铁的炉子,这是为了烧水沏茶用的!
为了这个炉子,自己专门回了一趟老家烧了不少的炭!
真是煞费苦心啊!
日头爬到钟鼓楼尖顶时,水面浮漂突然一沉。
王汉林抄起插在躺椅边支架上的自制紫竹竿,鱼线的切空气声音一下子就来了。
“啾啾啾啾的声音不绝于耳,这时的王汉林没想钓什么大鱼,只想舒服的喝点茶,享受中午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感觉。”
水里窜出条三尺长的青鱼,鱼尾拍起的水花溅湿了摊开的《工人日报》。
王汉林溜着鱼,等鱼没力气了就提到岸边了,用自己自制的鱼抄把鱼抄起来。
等把这条大家伙塞进浸过桐油的帆布鱼护,车斗水桶里已泛起银鳞片片,这条鱼真的不小啊。
暮色四合时分,王汉林数着桶里的鱼估计有个三百斤,大部分都在空间里呢!
车斗里他忙把备用伞插进车把铁管,伞面斜支着罩住几个大桶不让人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绑好各种物件,把水桶牢牢的拴住。
天天色渐渐有点暗了,"无敌号"驮着座银光闪闪的小山驶进金鱼胡同,轧钢厂保卫科的铜牌在车上若隐若现。
到了翠花家的四合院大门前,看见一个小孩让这个小孩给苗翠花喊出来,给小孩一块硬糖。
过了有5分钟,苗翠花出来了“你怎么来了?你这是什么车啊,怎么这么的奇怪啊!”
“哈哈哈哈哈哈,这是我自己改造的无敌号三轮车,全北平就这么一台!”
“帅气不”
王汉林开始给苗翠花介绍这车的功能还有都是干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