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胜诉才是正义最新章节 > 第219 二四合流在米国(第3页)

第219 二四合流在米国(第3页)

这两个家伙,让汉森不止一次在事后气得破口大骂,但却也无可奈何。

汉森的团队在一定程度上被乔治·达菲收编,或者说渗透之后,他就逐渐失去了控制权除了部分铁杆外,有不少人就开始不听他的智慧。

这也是他之后为啥常往纽约跑的原因,他也需要外援。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罗宾斯·纽斯和贾德森·贝克两人头上。

乔治·达菲这个老东西,直接收买了他们。

而这两个家伙,本来和汉森就有路线之争,彼此间只是短暂的同盟关系,但因为个人魅力不足,才被汉森当了头领。

“那两个第二国际的混蛋”这是汉森对他们的评语。

共产国际从第一到第四,第二算是最“反动”的,后来演变为西方社会民主党系统。

虽然在工人福利方面做得不错,但说其反动并不冤枉,因为其彻底放弃了武装斗争信念,转而进入议会政治,认为可以通过“合法”的政治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基本属于被共运扫地出门的货色,但因为在西北欧政坛混得挺好,加上资本主义联盟也确实需要一面旗帜来标榜自己的包容宽大,第二国际虽然在共运内部被骂的狗血淋头,但实际上却有很大势力,并且还在逐步向外扩张。

眼下米国内乱,他们怎么会放弃这种大好机会?

罗宾斯·纽斯和贾德森·贝克就是他们精心选中的代理人,并且干的还不错-倒不是说宣传理念做的好,而是成功的把米国给搅合的一团糟。

老欧洲和米国早就貌合神离里,而已老欧洲为基地的第二国际自然对米国更没什么好感-坦白的说,他们对于米国这潭充满活力的浑水还是感到害怕和信心不足,腐朽没落的欧洲“政治”传统,才是他们最擅长的作战方式。

而年轻的米国从来都是不讲武德的存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剪羊毛让老欧洲几百年的血腥积累换了东家。

是的,却可气的地方倒还不是钱财上的损失,主要是名声方面。

老欧洲承担了200多年的海盗、殖民者、凶残庄园主、残暴资本家的凶名,才积累了那么点财富,被合众国以兵不血刃的方式通过几个条约就全转移走了。

老欧洲事后才明白过来,敢情自己这200多年就是白忙了,说到底自己就是米国的敛财兼洗钱机器啊!

人们完全可以骂老欧洲血腥暴力的从非洲等地收刮财富,但却没法用这种言辞去挤兑合众国,毕竟合众国的财富都是从老欧洲头上收刮来的。

这不大英帝国二战时还用巴哈马、牙买加、圣卢西亚、特立尼达等战略价值极大的岛屿从米国手里换了一堆驱逐舰。

那些玩意是一战时期建造的平甲板驱逐舰,要是没有二战早就该回炉了。

老欧洲当然不甘心这种屈辱,但红色俄国的存在,让他们也不敢公然和米国翻脸,真要闹掰了,只怕华约一体化部队立刻就该直冲敦刻尔克了,这回可没上回那么好运气了……红色帝国的陆军绝对不会停下来的,因为苏维埃没有贪婪的胖子飞行员!

所以第二国际这群政客革命者也只能暗地里搞搞小动作了。

对此合众国政府倒是显得非常大度“客官!有空常来玩……乱才是合众国的本质,若是不乱,总统是要担心的!”

实际上米国的混乱体制类似于养蛊,能在米国脱颖而出的企业或者个人放到其他国家和地区,那……那……基本都是关底大boss了……

所以,第二国际自以为得计,但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看,实际上还是在帮助合众国增强抵抗力,伯恩斯坦的徒子徒孙们很有点自发成为疫苗的感觉。

至于汉森,他的思想构成更加复杂,从早期的无政府主义示威者,到接受共运理念,之前还不是收了大金主的钱么,虽然后来是彻底闹掰了,但多少也受到了其意识形态的部分。

这家伙其实非常鬼,那时对方无时无刻不在暗示自己的莫斯科的背景。

这种云山雾罩的套路倒是很常见,汉森只要有钱拿也就不放在心上。

不是他胆子大或者不爱国。

他对合众国的底线可了解的太清楚了。

首先俄国和米国是相互承认的,也就是说彼此明面上是朋友。

其次,给他钱的自由米国基金会也是在境内注册过的合法机构。

这怕个jb?

就是官司打到最高法院也是他有理,何况作为一个聪明人他对米国的混乱本质也多有了解,这会儿正浑水摸鱼呢……

但让他发毛的是,对方之后提出的要求,让他制造点混乱,甚至扔炸弹什么的。

这就扯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