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资深政客,他很快就有了对策。
“那是另外的价钱,但我们是朋友不是吗?”
朱尔典哈哈一笑,“我想,我们可以用技术入股来代替贷款。”
钟明笑着伸出手,“那祝我们合作愉快。”
两只手握在一起,两颗心却各有思量。
钟明熟知天下大势,这是无与伦比的优势,知道再过四十年,盛极一时的不列颠就将被肢解。
因此,不管怎么样,总归要先把技术骗过来,确保工厂都落在南区。
……
与朱尔典的会谈,让钟明想起一件事。
那两场惨烈至极的战役,似乎是孕育某种思想的温床,在这一节点之后,世界发生了剧烈的变动。
钟明想趁机做点事。
茅山这种千载大派中,总会刻意留着一些隐学、或是断绝传承的空门道统。
一个是为了保存先人智慧结晶,这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嘛,就是为了特殊时期拿出来用。
所以,茅山有一些南华真人传下的法脉,而且各种记载都挺详细。
钟明隐晦的一提,石坚就派人给他送了过来,还批评钟明,藏藏掖掖地,丢人。
钟明虚心接受了批评,可能在大师伯他们眼中,自己既然已经做了类似张角的事,而且前景不错,就没必要偷偷摸摸了。
翻了翻送来的典籍,里面除了南华真人的着作,还有很多相关法门,其中名头最大的一本,叫做《太平道经》。
钟明兴致勃勃地看了看,其中记载了许多“大术”。
大术就是应用于战阵上的法术,特点就是威能大、范围广,除了群体攻击,更多的是操控天气,进行辅助的法门。
这是融合了兵家战法和玄门阵法的东西,涉及的东西很多,不下功夫研究,很难学会。
钟明没那精力。
他其实要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一些理论着作。大师伯把这东西送来,属实是意外之喜,有空的话,他也不介意涉猎一下。
道教的传承,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各种经书典籍,但那些是给不懂的普通人看的,讲的是理论,是思想,是包括起源、发展脉络和传承的发展史。
真要说起来,都是没啥用的东西。
而不为人知,讲的全是呼吸、指法和技巧,外修内炼,种种窍门。这类东西,才是真经,也是一个门派的立根之基。
钟明跟了四目六年,也没得授真经,非要受箓之后,才拿到《玄元内参妙录》,直到命功有成,才真正触及茅山的核心传承。
他隐约有种预感,等自己结丹之后,还会接触到更多的“核心传承”。
当老周把从西方买来的“禁书”交给钟明之后,他就开始闭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