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记性真好,就是那孩子,对六九很好,家里也是部队的。两个孩子还小,就先这么了解着,以后年纪到了,要是还觉得彼此合适,那就往下一步进行。”
宝妮虽然觉得穆南方不错,但是最后会不会真的走到结婚,结婚以后,能不能过一辈子,那都是未知的,谁也不能保证。
“也行,六九那孩子一心奔着部队,现在有了合适的,省的以后她自己没时间去认识合适的人。知根知底的好,要不然,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谁知道内里是个什么样的。”
宝妮娘见多了,远的不说,他家老大现在的媳妇,当年相看的时候,男方看着也不错,说话唠嗑为人处世,都行。谁知道结婚以后,严重的重男轻女,后来还动手打媳妇。没办法,她带着孩子离婚,后来和她家老大搭伙过日子。
“娘,大宝怎么样了?”
宝妮平时还真想不起过问这些孩子的事情,离得远,也不怎么见面,感情真的没有多少。现在回来了,闲着没事,和她娘聊会。
“大宝毕业了,分了单位,在市里。平时回来的时候不多,逢年过节也会买点东西过来了看看我和你爹。和你大哥的感情有点淡,他娘偶尔去找他,至于人家娘俩怎么处,我们就不知道了。”
宝妮娘想起大孙子,也是不知道说什么。那是她一手带大的,自从他妈离开以后,那孩子心里对他们有着怨言呢。后来老头子劝她,想开点,儿子都不一定指望得上,何况孙子呢,顺其自然吧。
“都是成年人了,自己的路自己选的,最后结果也要自己承担。二宝呢,马上要高考了,成绩怎么样?”
宝妮了解她娘,也不只是她娘,大多数到了一定年纪的母亲,她们关心的,感兴趣的话题,大多数都是她们熟悉的人或事。
不然,你和她们说国家政策,说中外建交,她们听不懂,也不感兴趣。和她们说计划生育的政策,都不如说谁家为了逃避计划生育,跑外省偷着生儿子去了!
“二宝这孩子憨憨的,倒是比大宝更有人情味。没事就过来,陪着你阿爷阿奶他们说说话,一起在园子里除除草。
平时你大哥给的零花钱也不乱花,放假的时候,还给我们买点吃的。我们也不缺那口吃的,就是心里舒服。
那孩子学习成绩还行,我也不懂,倒是之前的考试说是过了,可以考大学了。”
宝妮明白了,这是预考过来,看来还可以。
二宝一直对京市很向往,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走出海岛,去外面看看。想法挺好的,每个孩子小的时候都会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娘,咱们晚上吃什么?”
宝妮她们中午没吃饭,一直睡觉了,把午饭都错过了。
“你想吃什么,娘给你做。”
“吃煎饼吧,我看园子里的小菜都能吃了,还有大葱,好久没吃了,突然就想这一口了。”
宝妮觉得自己回到海岛以后,性子变急了,刚才想着吃煎饼卷大葱,感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行,晚上就做煎饼。明天早上去赶海,咱们抓点海蛎子,娘给你做海蛎子饼,你小时候可喜欢吃了。那时候多亏了妈祖娘娘保佑,我们能捡到不少海货,岛上才能勉强糊口,没有像外面那样,饿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