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禁卫军是什么部队 > 第176章 满洲军的试探(第2页)

第176章 满洲军的试探(第2页)

铁血磐石团(王松上校的第43团)作为左翼牛角的角尖,冲在最前面。大凌河二次战役后优先补充的43团,已经完全恢复了战斗力。现在的指挥员,全是在最后的白刃战中活下来的人,到了他们贯彻铁血磐石团精神的时候了,左胸上的禁卫军徽和赤龙觉醒团徽,比翼生辉,这是铁血磐石团用命换来了,决不可有半点的辱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3军团先头部队荒井旅团,本来就计划趁禁卫军撤退,防御出现漏洞时,迅速出击,搅乱禁卫军的部署,为大部队全歼禁卫军做准备的。没想到禁卫军后方阵地,突然炮声隆隆。紧接着侦察兵就传回信息,禁卫军台安防线左右两翼阵地,两翼出击,意图围歼我前出部队。

旅团长荒井胜文笑了,第3军从1904年2月打到现在,第一次遇到主动攻击的。

“现在不需要借口了,第3军也不需要客气了,进攻,他们不是要包围吗?我们就随他所愿,中心开花。”荒井胜文直接下令,他根本没有把禁卫军放在眼里。虽然禁卫军打赢了英法联军,但是,日军可不是只会对土着,打殖民战争的英法联军,日军是从日俄战场上,无数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中,拼杀出来的胜利之师。

本来就做好攻击准备的日军,直接进入进攻状态,立即跳出临时阵地,同时端起三零式步枪,对正面的禁卫军阵地发起冲锋,无数颗6。5毫米口径的有坂圆头步枪弹被射出了枪膛。

迎接他们的是90挺FA-42式重机枪,0。3寸口径的重机枪弹,密集如飞蝗,然后是0。2寸口径的步枪弹。

荒井旅团自带的14门三一式75毫米速射炮,最大射程6200米,以高仰角发射,可提高到7000多米,理论射速每分钟7发,实际上战斗射速每分钟仅为2到3发,因为炮架太落后,每次射击后,都需要推回原位,重新瞄准。

禁卫军的炮弹和日军的炮弹,在灰蒙蒙的天空中你来我往,战争直接进入高潮。

在日俄战场上,日军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密集且精准的炮火,如此密集的机枪火力,如果是这样的话,日军不认为他们能一路胜利的走到现在。

确实如此,开打没多久,胸口佩戴着两颗徽章的铁血磐石团战士,从左翼第一个杀进日军阵地。举起FA-1903式半自动军用步枪,将0。2寸(6。4毫米)口径的无底缘尖头通用步枪弹,瓢泼一样射向日军。

自与俄国在满洲开战以来,日军所有的战术和反击方式,都是专门针对俄军的,属于特别私人定制。以往的战斗中,俄军都是乖乖地守在战壕里,等待日军的进攻。很少或是几乎没有遇到过俄军主动进攻的,所以通过二十个月的培养,日军已经完全习惯于从容整队,细致安排,从容发起进攻。但是,今天禁卫军却首先发起了攻击,仅仅过了半个多小时,禁卫军的机枪火力就已经压在了自己头顶上。左右两翼,禁卫军四个团,72挺FA-42式重机枪,全力压制射击。如此快速的打法,简直匪夷所思,日军完全没适应,直接被打懵了。

战斗很快过渡到近距离互射阶段,进而直接冲击日军阵营,疯狂射击,根本不给日军反应时间。

日军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精准的射击,如此快速的射击。他们发现对方不是拉一下枪栓,射出一颗子弹,而是拉一下枪栓,接连射出多颗子弹,然后直接装弹,再拉一下枪栓,又可以射击多次,直到打光弹仓里的子弹,再把子弹压入弹仓。

这是什么枪?射击速度这么快?禁卫军为什么有这样的武器?这是无数日军士兵心中的疑问。

FA-26式班用轻机枪,用自己轻便灵活的特点,不断变换位置,不断的长点射,反击日军的哈奇开斯M1897式重机枪。

FA-64式迫击炮,也在重点照顾日军的哈奇开斯M1897式重机枪,使其尽快回到零件状态。

禁卫军9师41团,紧随“双徽团”从左翼冲进日军阵地。第42、44、45团前出到日军左翼后方,监视日军第3军主力动向,并预防包围圈里的日军后撤逃跑。

禁卫军8师36、37团,从右翼攻入日军阵地。第38、39、40团,前出到日军右翼后方,监视日军第3军主力动向,并预防包围圈里的日军后撤逃跑。

禁卫军10师46团,直接从正面发起冲锋。

禁卫军3个师多人,围歼日军1个加强旅团(8000多人),已经是牛刀杀鸡,狮子搏兔了。

在石焰下令46团冲锋的时候,红楼也收到台安防线的攻击电文,宁远笑了,老四(石焰)这是先斩后奏啊!

在收到第一份电文的时候,宁远就没打算退让,禁卫军现在已经不需要退让了,已经过了韬光养晦,低调发展的时期了,到了该露出獠牙,伸出狼爪,宣示主权的时候了。

宁远直接下令:“给8、9、10师发电,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定要吃掉日军这个8000人的加强旅团,不准放走一个。”

战后刚刚被提拔为参谋副长的季明威攥着拳头,激动得颤抖:“复仇的时刻到了。”他是日军旅顺大屠杀的幸存者,他的父母兄弟爷爷奶奶,还有青梅竹马的女孩儿,都死在日军的屠刀下,复仇的火焰从未在胸中熄灭,他一直在等待复仇的时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掌声,响彻大厅,很多人一边鼓掌,一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等待的太久太久了,禁卫军的兵锋终于指向了日俄战场。

“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上午好,今天是1905年10月15日,请大家记住这个标志性的日子,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战场特别报道’的……腾冲,三个多月不见了,大家还记得我吗?”腾冲愉悦的声音,稍微有些变味的北京郊区口音,通过300千瓦的信号发射机,通过收音机,传给收音机前的每个听众。

收音机前的听众,太熟悉这个非常有特点的播音员了。今天怎么又出来主持战场特别报道了?哪里又打仗了吗?难道是要报导日俄战争?日俄两国会让他随军报导吗?

“禁卫军的大规模调动,我想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反正日本人和俄国人已经跑到外事局抗议过了。我跟你们讲,我对着地图研究了,我就觉得台安防线这里肯定有仗打,我为什么这说呢……”腾氏风格的大嘴巴又开始演义了,“我就是觉得,以日本人的尿性,肯定是要试探一下禁卫军虚实的,要是真虚,那他就直接动手,要是不虚,他就站那看一会。”

收音机前的听众嘘声一片。就连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对视一眼后,都同时摇头,他们太熟悉这个腾氏风格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