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他承受的压力太大了,金陵几乎被认为是必失之地,他甚至做好了迁都重庆后,金陵失守的最坏打算。
这突如其来的大捷,如同久旱甘霖,让他几乎喜极而泣。
白建生、刘斐等一众高级将领同样面露激动之色,但相比之下,他们还保持着一丝理智。
“校长,确实是大捷!”
白建生的声音也带着兴奋道:“广播里报出的日军番号和缴获细节如此清晰,绝非虚构!李云霄!他真的创造了奇迹!”
常校长连连点头,激动地来回踱步:“好!好啊!奇迹!真是奇迹!”
他停下脚步,目光炯炯地看向白建生和刘斐:“健生,敬农,你们说说,金陵这一仗打赢了,对接下来的战局,有何影响?我们…我们是不是可以守住金陵了?”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希冀。
刘斐上前一步,神情却不像其他人那般狂喜,反而带着几分凝重。
“校长,金陵大捷,固然振奋人心,也确实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但是……”
刘斐话锋一转,缓缓道:“卑职以为,金陵的危局,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无论是依托现有阵地组织反击,还是继续坚守,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常校长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追问道:“敬农,为何如此说?”
刘斐沉声道:“校长,李云霄此番能取得大捷,固然有其指挥得当、将士用命的因素,但也有日军轻敌冒进、兵力分散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他指挥的是原本建制完整的精锐部队。”
“而现在,金陵城内外,汇集了我们从淞沪战场撤下来的十几万大军。”
“这些部队,番号虽多,但大多被打散,建制混乱,兵员、武器、粮弹都严重不足,士气也相对低落。”
“想要将这些溃兵重新组织起来,恢复建制,形成有效的战斗力,绝非一日之功。”
“指挥这样一支庞大而混乱的军队,与指挥数个建制完整的精锐师,完全是两码事。”
“这才是我们接下来守卫金陵,或者组织反击的最大障碍!”
刘斐这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常校长心中的狂喜,他的脸色肉眼可见地阴沉下来。
他厌恶地瞥了刘斐一眼,觉得此人总是在关键时刻说些丧气话,扰乱军心。
“敬农此言差矣!”
侍从室主任钱大钧察言观色,立刻站出来反驳,“李云霄既然能在仓促之间,指挥部打出如此辉煌的战绩,足以证明其卓越的指挥才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相信,以李云霄的能力,整合金陵城内的部队,重建指挥体系,也并非不可能!”
刘斐摇了摇头,坚持己见:“慕尹兄,此一时彼一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