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们,弟兄们!”
她的声音不再是单纯的呼吁,而是带上了一种近乎悲壮的控诉。
“就在刚才,就在我说话的时候,李云霄团长,367团的指挥官,他就在我的身边!”
“他告诉我,他的阵地上,有一个十五岁的娃娃兵也在死守!”
陈怡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十五岁!他还是个孩子!他本该在学堂,本该在父母身边!”
“但他没有退!他端着比他还高的枪,守在新街口,守在金陵城的心脏!”
她猛地转过身,对着广播室角落里一个蜷缩的身影招手。
那是一个穿着不合身军装,脸上还带着稚气和烟灰的少年兵,因为刚才的爆炸吓得不轻,此刻正瞪大眼睛看着她。
“虎子,过来!”
陈怡拉过那个叫虎子的少年兵,将他推到麦克风前。
“告诉他们!告诉那些躲在安全区的叔叔伯伯们!告诉他们,你在做什么!”
虎子看着冰冷的麦克风,又看了看陈怡含泪的眼睛,他攥紧了小拳头,用尽全身力气,对着麦克风嘶吼出来。
“打鬼子!”
稚嫩的童音带着破音的嘶哑,通过电波传遍了金陵城的角落,也传到了千里之外。
陈怡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她哽咽着对着麦克风,几乎是在泣诉。
“你们听到了吗?”
“这是一个十五岁孩子的声音!”
“他在打鬼子!”
“而你们呢?!”
“躲在所谓的安全区里,等着敌人来施舍可怜的安全吗?”
“你们的枪呢?你们的血性呢?”
“难道你们连一个十五岁的娃娃都不如吗?!”
她的质问如同重锤,敲击着每一个收听广播的人的心房。
……
武汉,最高统帅部。
空气凝重。
收音机里,陈怡带着哭腔的质问还在回响,最后归于一阵滋滋的电流声。
常校长面沉如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戴雨农微微躬身,低声报告:“校长,根据金陵站潜伏人员冒死传回的零星情报,安全区内的溃兵…对广播的响应,并不积极。”
“大规模的行动,尚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