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资本的效率高得惊人。
尽职调查结束后的第三天,一份加密的投资意向书(termSheet)就发到了林风的邮箱。
办公室里,林风、苏晚晴、陈斌围在电脑前,看着这份代表着国内顶级Vc认可的文件,都有些激动。
红杉的初步报价相当有诚意:投资八百万美元,换取未来智能科技30%的股份。这意味着,他们给这家刚刚成立、只有一个爆款App雏形的公司,开出了约两千七百万美元(近两亿人民币)的投前估值!
这个数字,足以让国内99%的初创公司创始人欣喜若狂。
陈斌已经忍不住小声惊呼:“两……两亿估值?!林哥,我们发了!”
苏晚晴也惊讶地捂住了小嘴,她虽然不懂金融,但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然而,林风的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
“系统,”他在心中默念,“分析这份termSheet,对比市场同期A轮融资案例,评估红杉的报价水平及附加条款风险。”
【分析中……对比数据库……评估结果:红杉报价相对公允,但略低于‘智学星’展现出的增长潜力和AI技术的长期价值(AI模型预估合理投前估值区间:3000万-3500万美元)。附加条款中,对赌协议(业绩承诺)较为严苛,反稀释条款偏向投资方。综合建议:估值有提升空间,关键条款需据理力争。】
果然,资本都是逐利的,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林风心中有了底。他知道,谈判的时候到了。
他立刻安排了一场与红杉资本合伙人的视频会议(2008年,视频会议已可用,但效果一般)。
会议室里,林风坐在主位,苏晚晴和陈斌坐在两侧(主要是旁听和提供数据支持)。屏幕对面,是红杉那位资深合伙人老练而带着微笑的脸庞。
寒暄过后,直入主题。
“林总,我们的投资意向书,您应该收到了。八百万美元,30%股份,这个条件,在国内A轮项目中,绝对是顶级的了。”合伙人语气带着自信。
林风微微一笑:“非常感谢红杉资本对未来智能的认可。贵方的报价确实体现了诚意。但是……”
他话锋一转:“我认为,这个估值,还是低估了‘未来智能’的潜力。”
“哦?”合伙人挑了挑眉,“愿闻其详。”
“‘智学星’目前的爆发式增长,仅仅是冰山一角。”林风不慌不忙,调出苏晚晴准备好的ppt,“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领先的AI技术。除了教育领域,我们的图像识别、推荐算法、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林风适当地‘画饼’,透露了一点未来的技术方向),在广告、电商、社交、甚至金融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我们融资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扩大‘智学星’的市场份额,更是为了加速底层AI技术的研发和迭代!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平台级的AI公司!”
“而且,”林风看了一眼屏幕,语气加重,“据我所知,蓝天创投、IdG等几家机构,近期也和我们有过接触,他们对我们的估值预期,似乎……更高一些。”(这是利用AI分析得出的、结合市场信息的合理推测,也是一种谈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