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冒姓琅琊全文免费阅读 > 第248章 扬入虎口(第1页)

第248章 扬入虎口(第1页)

“。。。。。。降至汉世易学,焦赣、京房,皆以占验名世,考其遗法,大抵以揲蓍布卦为要。至于《大传》、《系辞》,叙占卦之义,《说卦》言占卦之用,《春秋》内外传皆以筮占断吉凶,皆非后世空谈义理者所能知,是故——”王扬说到这儿,审视者突然问道:“你对《春秋》所知如何?”此人正是《春秋公羊传》的博士檀元宗。还没等王扬回答,刘警不悦道:“你不要打断别人说话!”檀元宗一愣,错愕地看向刘警:“就。。。。。。就只许你一个人问?”刘警脸色越发不快:“现在是我问,又没轮到你,你要问也等我问完啊!”“可你已经问了那么多——”刘警不耐烦道:“你能不能不要再打扰之颜论学了!”“我,我打。。。。。。你说我打扰???”檀元宗眼睛瞪得更圆,先是一脸不可思议地指着自己,随即又传向另外三人,彷佛寻求公道似的:“他说我打扰。。。。。。”然后忽然想起什么,猛地转回身,看向刘警:“你这就叫上之颜了???”刘警理直气壮:“《易》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和之颜学问投契,相遇便是知音!这是中孚卦‘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之象!是不是之颜?”额。。。。。。王扬马上拱手道:“先生方才对于大衍之数的阐发,我是心服的。”刘警哈哈大笑,声震房梁!把其余几人都吓了一跳。刘警捻须,甚是神气,笑指王扬道:“之颜,你眼光是真毒啊!!!此是我一生学问,得意所在!便是郑康成不死,王辅嗣复生,亦要服我此解。”檀元宗惊呆,有些不信地看向王扬:“真的吗?”王扬点头:“确实如此。东汉经师皆知《易》道不离象数,这是高于不知多少后学的地方。但于象数之明者则当畅言之,于未达者则应从疑而论,此方为治学正道。然虞翻妄演卦变之说,郑玄杂糅爻辰之例,至王弼注易,尽废象数,则去正道更远,以其说简而易晓,故能风靡。由此而降,学风遂坏,至于千年之后,多不知真术,反以谬法演缪,以讹象推讹,甚可憾也。先生反古用象,所解之术甚正,演卦之法,又能与古合,绝非空学浮泛者能比,很是难得。”刘警喉间发出一声类似呜咽的抽气,眼眶湿润,嘴唇剧烈颤抖着,激动道:“你懂我!你懂我!!”众人愕然,檀元宗咂咂嘴,也不知道在说刘警还是说王扬,喃喃道:“这么厉害吗。。。。。。”杜乾光怡然自得地饮了口茶,悠悠地冒出一句:“我早说了。”另外几人看向杜乾光,眼神钦佩。当初古文一派要削王扬学籍,是杜乾光力争不退。后来中书令长子谢谖多方联系,援引建元四年旧制——“博士五人共论,可定异才,郡选之外,超擢特举”,密邀国子博士,避开古文一派,以巡学为由,赴荆亲验王扬经术。也是杜乾光一力响应,奔走游说,促成此行。当时五人之中,有三人都以为,此等书绝非少年人所能独撰,一人从疑,唯杜乾光言:“天才俊逸,岂可以常理度之?若以疑而弃才,是见骐骥未驰,便谓其不能千里;睹和璧未剖,即断其价非连城。疑而阙之,不若试而明之。诸公既疑,不如一试,倘其学不足观,弃之未晚;若其才果非常,乃斯文之幸。”几人都被他这番话说动,这才有了赴荆之行。正当众人感慨时,目光好奇者——毛诗博士(毛诗是当时治诗经中的主流学派,毛诗之外,还有鲁诗、齐诗、韩诗三家,也称三家诗)崔愝突然问王扬道:“你说‘至于千年之后,多不知真术’,这话从何而来?”众人也反应过来,都看向王扬。呃。。。。。。从我是千年之后穿越来的。。。。。。王扬面现戚色,沉声道:“庄子说:‘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万世之隔,不过旦暮,今之诸儒,于象数一道已多昧真义,千年之下,可以想见矣。”刘警用力点头,眼中闪着泪光:“是的是的!正是如此!当今皆仿王弼扫象不论,谁识我真意?今日天降之颜,为我明剖,此天不负我也!”王扬穿越之前在某名胜处,与某“名道长”偶语,两天后道长突然致电,言愿出两万以学易正法,王扬笑而婉拒,非自秘其术,而是无学问底子,非几月可以传矣。魏晋之后,治易多空疏,降至现代,错解缪术,更是大行其道。刘警能一反当时学风,以象为本,卦法又得正轨,王扬很是敬佩。他再次向刘警拱手:“我观先生方才解月体纳甲,又问四五约象数言,细味先生易术理路,似是承孟氏易,又似得姚德祐之遗学,不知道先生到底是。。。。。。”刘警浑身剧震,飙泪叫道:“一个是我家学!一个是我师传!之颜你别站着了呜呜呜,快坐啊!!怎么也没个座位啊呜呜啊啊呜!”刘警又哭又笑,随便抹了几把眼泪,站起身:“之颜来,坐我这儿!”王扬哪里肯坐,连忙推辞!刘警也不管王扬怎么说,直接上前来拉王扬。王扬又惊又尬,也不好挣扎,结果这刘警手劲还不小,直接把王扬拽得向前一倾!王扬也是欲哭无泪,这也不好抢老人家的座啊,赶紧往回退,连声道:“不用不用!真不用!我站着挺好的!”刘警异常固执地拽住了王扬的手,把他往座位上拉:“之颜通易,是大才,怎么能站着呢?!”王扬声音都变了调,往后缩着身子,却又不能用力挣脱,生怕伤着这位激动的老人家:“不通不通!真不通啊!你现在让我把易经中几种可能的打卦方式都打一遍,我都打不出来!”刘警大哭,手上力道也突然加大:“你这才是真通啊!我就知道一种啊啊啊呜呜!”另外几人看着这一老一小在这儿拉扯,都看傻了。除了杜乾光之外,都不能理解刘警何至于如此失态,至于杜乾光,他当然知道了,因为他读到《尚书今古文指瑕》时,也是这般的失态!目光锐利者、《仪礼》博士何琛见刘警如此有失体统,看不下去了。自来师道尊严,王扬即便学通两经,但身份辈分在那儿摆着,岂能和师长并坐?刘警这不是胡闹吗?他板着脸道:“敬言,你坐回去,我还要继续问他。”刘警一挥袖:“还问什么?此子学通两经,谁要敢阻他进国子学,我就告到太极殿上去!”王扬心下一跳,瞬间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他之前就觉得搞得像面试似的有些怪怪的,甚至还胡思乱想过,说不定是谢家让人来试他才学?唯一没想过是国子学来人。因为按照正常程序,他可以通过郡选入国子学,完全没必要来这么一场啊!谢星涵应该是好意,为了增大他中选的机会,可问题是他身份是假的,哪敢去京城啊!就算萧宝月真把尚书省户籍搞定了,可入国子学,岂能不核查身份?一个南郡挂籍,再加上一个尚书省的底档,够人家查吗?再说建康乃琅琊王氏聚居地,贵家林立,大佬如云,自己在外地骗骗行,公开去建康,岂不是扬入虎口?之前萧宝月也说过,她能保在荆州没事,但要去了京城就。。。。。。哈基扬瑟瑟发抖ing。。。。。。不行,先跑路!“哎呦!我想起来了!”王扬猛地拍了下大腿,给五老弄得一愣,“我约了黛玉陪她去选簪子,差点给忘了!抱歉抱歉!我先告辞了!”趁着几人发愣的空档,王扬一个箭步便往外窜!刘警快步跟上,还想相拦,王扬已一溜烟跑地出门外,只留刘警的声音在后面回荡:“之颜!之颜!!”王扬冲出回廊,正遇谢星涵跪坐烹茶,婉约如画。水汽氤氲间,隐约可见她白皙的指尖被蒸得微微泛红。“诶?公子你怎么——”“已经完事了!多谢娘子安排!我还有急事,先走了哈!回头请你吃火锅!”王扬逃也似的匆匆离去。谢星涵满头问号。小凝疑惑且担忧:“王公子是不是没考好啊?”谢星涵凝眉想了想,渐渐露出个笑容:“我看是考得太好了。。。。。。”小凝:???。。。。。。茶室内,五老面面相觑。半晌后,《春秋公羊传》博士檀元宗率先开口:“话说,那个黛玉是谁啊?”没人说话。《仪礼》博士何琛冷哼一声:“此子太轻浮了!身为郡学子,对博士问,居然中途跑去陪什么黛玉买簪子!这样的人,如何能入国子学?”刘警一拍桌案,须发皆张:“买簪子咋了?之颜有此才学,别说陪黛玉买簪子!就是陪黑玉白玉黄玉红玉一起买簪子,都可以!马季长世称大儒,照样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人家王扬买个簪子,就进不得国子学了?国子学今年一个不招都得招他!天下易学之兴,在王之颜!我说的!异日执牛耳者,必是此子!”众人皆惊,没想到刘警对王扬的易学评价这么高!檀元宗遗憾叹道:“可惜我还没来得问他《春秋》。。。。。。”毛诗博士崔愝道:“他肯定会说略懂。”五老皆笑。崔愝续道:“不过这回是真的略懂。”其他人都赞同此说,毕竟王扬这个年纪,能通两经已经是奇才了,怎么也不可能再通其他经的。众人交口议论,讨论王扬才气聪明,越说越兴奋,唯有杜乾光很有范儿的坐在一旁,稳若泰山,不参与交谈。刘警挪到杜乾光身边,一脸讨好笑道:“杜老,我跟你商量个事儿呗——”杜乾光伸出手掌,直接挡住刘警的大脸,崩出五个字:“想都不要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