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的月光格外清冷,芦苇丛中不时发出沙哑的低吟。
九月时分,浑浊的江水竟也显得清冽异常,透出一股刺骨的寒意。
李晓君已在江上苦苦搜寻了二十多天,然而结果却令人沮丧,除了洞庭湖那最幽深的区域,其余地方几乎都已翻了个遍。
这些日子里,李晓君逐渐认清现实,当初能找到冰灵石,或许真的是运气使然。
于是,他毅然决定放弃附近河道那些浅水区域的搜索。
“或许,洞庭湖深处会有新的发现!”李晓君心中暗自思量,随即动身,向着湖心最深处进发。
江面上,一道幽影迅速穿行,如同浮光掠影,直奔中心水域而去。他的神识全开,不断地在湖底捕捉着灵气的踪迹。
辽阔的湖面上,秋风阵阵,半夜的湖水更是冷得刺骨。
湖底水草密布,即便是在这最深处,李晓君也能感受到水草随水波轻轻摇曳。
他随意地在水草间搜寻了一番,除了些小鱼小虾外,并无任何收获。
不过,这里的水草长势极为茂盛,如同铺展着方圆百丈的绒毯,随暗流摇曳如活物呼吸。
李晓君仔细地在这片区域中搜寻,每一寸都不放过,进行着地毯式的排查。
突然,水草间冒出一缕缕水泡,“咕噜咕噜”地响着。与此同时,一缕缕发丝般的灵气也随着水泡浮现出来。
李晓君见状,神识瞬间席卷而上,手上蓝色的灵气涌动,瞬间将其紧紧包裹。
水面上,李晓君激动得几乎要哭出来。
辛辛苦苦二十多天,总算有了那么一丝收获。
他迫不及待地一口吸入那缕灵气,此刻只觉空气都变得甘甜无比。
不再犹豫,他给自己施展了个避水诀,一层灵气薄膜瞬间笼罩全身,随后直冲水底而去。
刚进入水中,虽然有避水诀护体,滴水不沾,但随着深入,湖水中的寒气还是不断侵蚀着他的身体。
越往下,李晓君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漆黑的湖底深不见底,李晓君在神识的指引下,来到了刚才冒水泡的地方。
他拨开水草,却发现下面并非淤泥,而是更多的水草。
继续向下拨,还是水草,墨绿茎叶相互虬结,
李晓君愣住了,一个俯冲直接钻进了水草丛中,一路向下,并指为刃,周身爆开凛冽灵气,硬生生在藻墙中凿出甬道。
两边的水草不断向后掠去,大约钻了三米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抹柔和的蓝光,在水草间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终于,李晓君的脑袋钻出了水草群,而眼前的这一切震撼了他的视觉。
只见眼前出现了一片约十里的空地,空地上密密麻麻的珍珠随意镶嵌在其中,散发着淡淡的蓝光,四周的墙壁上也镶嵌这蓝色的晶体,柔和的蓝光,如天空上星辰,在黑暗的湖底点点绽放。
空地上,一片断壁残垣静静地躺在湖底的淤泥中,仿佛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历经无数岁月的洗礼,这里竟没有丝毫生命迹象,连湖底茂盛的水草也未在此生长。
仅有厚厚的淤泥覆盖其上,但历经漫长岁月,那些断壁残垣仍看不出丝毫被湖水侵蚀的痕迹。
李晓君小心翼翼地踏在这片废墟之上,脚下的淤泥逐渐被扬起,露出白玉铺就的地板。
他定睛一看,好家伙,这竟是一片白玉陈铺的地面。
他一路向前走去,轻轻拂去一块已经半掩于淤泥中的石碑。
石碑上,用天文刻成的“水郡府”三个大字映入眼帘,苍劲有力。
“水郡府?难道是洞庭水君的府邸?”李晓君心中暗自揣测。
“传说洞庭龙女远嫁泾川,受其夫泾阳君与公婆虐待,幸遇书生柳毅为其传家书至洞庭龙宫,几番波折后二人终成眷属。这不是唐代的传奇故事吗?高中时我还曾读过,难道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李晓君一边四处探索,一边心中揣摩。
再向前看,只见两根长约十米的石柱巍然屹立,粗得需九人合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