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末将必不负皇上所望。&rdo;
&ldo;陈校尉出身名门,思维敏捷,当可大用。周卿需好好教导,若有战功,朕必不吝惜奖赏。&rdo;崇祯不理周慕孺与陈贞慧的感恩戴德,转而对着宋应星与方以智道,&ldo;燧火枪是比火绳枪快捷,但是还是不方便,若是雨天恐怕会影响发射;此为其一,其二,若是这燧火枪能像拐子铙一样可是连发,那最好了。还有,戚继光戚将军在在北方战线防卫蒙古军队的发明的五雷神机,你们也要继续研发,这些都是将来征战沙场,开疆拓土的利器。朕知道,这几样东西非一日可成,但是务必专注下去。要钱要人,尽管向朕提。&rdo;
拐子铳,带有曲柄的连发火绳枪,长375米,使用类似佛朗机的装填方式,可以连续三发,射程150米,明朝称为&ldo;万胜佛朗机&rdo;。
五雷神机,历史上被誉为是世界最早的左轮枪了。是戚继光在北方战线防卫蒙古军队的发明,有三眼,五眼,七眼各种规格,一般使用时二人一组射击,一人支架,转动枪管,一人瞄准射击。射程180米。看到这玩意儿真不知道咱们祖宗还能搞出什么怪东西了!
宋应星与方发智齐声道:&ldo;臣等遵旨!&rdo;
崇祯又道:&ldo;要完成这些,标准化与流水线作业也未必能成。朕不日将派遣使者南下澳门,购买些大宋没有的,但是却是必须的东西回来,以助卿等一臂之力。&rdo;崇祯此时想到的是车床,压铸机,想来葡萄牙人或者佛机人应该有了。
宋应星与方发智又是齐声道谢,心中却是不停的嘀咕,这位皇上简直是全能天才。
兵法、技术、统筹,好像没有什么他不懂的。
崇祯可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就算是知道也不会过多理会,照样按自己设想,把自己知道的现代知识一点一滴用在大明。崇祯不知道这种使命感是从那里来,也不知道这样努力的去做是否为了天下百姓,还是为了汉族避免遭受民族奴役,又或者仅是活命。也许这是穿越人必须的做为,又或者是为了身旁的人,如皇后周妤,如阿九。
为了活命也好,为了天下百姓也好,什么原因都不重要了,一路向前走才是最重要的。
套用现代一句话,一切请往前看!
卷四、三足鼎立势-卷五、勇义铸碧血卷四、三足鼎立势
第一百八十四章、为女求药
、三足鼎立势
第一百八十四章、为女求药
科技的发展非一日之功,无十年甚至数十年之功不可有成效。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雄厚的财力和大量的人才,尤其是顶尖的天才。
自众工业革命以来,那一项新发明不是基于财团或国家支助,那一项新技术不是由顶尖的天才主导而成。
如今,崇祯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还要出大本钱搞科技,分明就是看重宋应星与方以智等人的天才与工部大量的技术人员,再加上崇祯这个来自未来的金手指,过得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必可使大明的科技再上一个台阶,到时,自动步枪、机关枪等会一一出现。
崇祯坐在马车上,双目紧闭,陷入了沉思,身体随着马车的晃动而左右摇摆,思绪也飞得更远了。
西方的科技文明已经超越大明很多,如其自己开发,不如实现拿来主义花大价钱买他们的设备,再不行派几个武林高手将那些科学家掳回来,只要许之以利,还怕他们不乖乖的向大明投效。这样一来,起码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洋为中用,这是一条捷径。嗯,如此一来,海禁一事就非得先解决不可。郑芝龙此人已经答应全力协助于朕,有着这个说一不二的走私头子的帮助,必定事半功倍。到时派谁去澳门或者更远的地方去买设备呢?不知道除了车床和压铸机,欧洲还有什么设备?
一路思索,回得宫中,已经是华灯初上。
崇祯刚刚洗了把脸,就有宫女前来报道:&ldo;启禀皇上,皇后娘娘遣奴婢前来请至乾清宫用膳。&rdo;
乾清宫,乃是周所居之宫。离崇祯的御书房不远,不用半刻可至。
一路上。崇祯从那宫女口中得知。除了皇后周外。还有崔尚书地老母亲徐氏老夫人。这位徐老夫人年纪怕是六十有多了吧。怎么还会进宫?如果有事。为何不让崔慕白直接与朕谈?
带着疑问。崇祯快步跨入内殿。果然。隔远就听得女子交谈之声。
见得崇祯入得殿中。正在欢声笑谈地女子皆是起立请安。
崇祯双手虚扶道:&ldo;今日乃是便膳。不必多礼。&rdo;然后对身后地王承恩道。&ldo;上菜!&rdo;
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
虽然知道饭桌上才是家人沟通最佳时间。但是看到下首地徐氏老太太一丝不芶地样子。崇祯只好暗叹一声。默默地扒起。崇祯那郁闷地表情。引得他侧边地周妤一阵恍尔。皇上对政事变得越来越有威严地同时。对家人也越来越随和了。
偌大的饭桌之上菜肴不多,四菜一汤,但仅是崇祯、周妤、阿九和徐氏老太太共用,已经是绰绰有余。崇祯不理以前是何等消费,但是本着浪费就是罪过的缘故,崇祯大幅度的削减宫中用度,所吃地菜肴也较为常见的菜式。令崇祯没有想到地是,这样一来,传到众大臣耳中,成了节俭寡欲的帝君,倒是崇祯始料不及,不过也乐得接受,因为众大臣也开始削减用度。